【台北電影節】《阿蒙與橡樹》與純真童年對話
除了故事本身感人、發人多方深省之外,電影攝聲鑲味的表現方式也非常精緻動人,相信不論是愛好文學、動態或靜態攝影、音樂、或者是愛好一般電影的朋友,都能夠各取所需所好地、喜歡上這部優質藝術電影的。
《阿蒙與橡樹》改編自瑪麗安.費吉森(Marianne Fredrikssons)的原著小說(中文譯本書名則為【對橡樹說話的少年】,時報出版),瑪麗安是【漢娜的女兒】(Anna, Hanna och Johanna)的作者,瑞典哥登堡人,記者兼作家,【對橡樹說話的少年】則是她從記者退休為全職作家之前的最後一本小說。
將小說翻拍為電影《阿蒙與橡樹》是非常聰明的作為,因為小說內容本身充滿著音樂與景致元素,非常適合藉由電影來做出影音媒材的呈現。
故事時代背景落在二次世戰前後,講的是住在瑞典哥登堡的小男孩西蒙,他從小與眾不同,不愛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只喜歡窩在樹上看書甚至自言自語。西蒙父母雖然是工人階級,卻願意負擔經濟壓力、讓西蒙上高級學校,愛孩子的程度滿溢已不言而喻。(這種藍領家庭供小孩上高級學校的案例在當時世非常少見的)
上學,讓西蒙的人生徹底改變。他認識了猶太小男孩以薩,兩人關係緊密、甚至聯繫了彼此的父母情誼。美中不足的是,西蒙與以薩兩人各自都與自己父親無法合拍、反而是和對方父親相處良好。時屆德國到處追殺猶太人時期,以薩一家人處於風聲鶴唳的情境,這種緊急時刻,西蒙一家人成為以薩父子溫暖的避風港,致使兩個家庭有了莫逆之情。然而事實並不單純,西蒙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西蒙……
西蒙的人生原本應該很悲慘,但太多人愛著他,長輩們一個接著一個的接力似的、在他的每個人生階段,都給予了他需要的愛。然而西蒙仍然迷失了,他迷失在一種連自己也無法控制的憤怒裡頭,原因竟是他的身世。
因為世界大戰與猶太人的身份,西蒙的親生母親將他割捨給予可以給他完整家庭的養父母;而養父母對西蒙的愛也從來不少;後來甚至還有賞識他的叔叔,開發他的慧根,讓他得以接觸是天份也好、是嚮往也罷的音樂世界……西蒙從那麼多人那裡得到了那麼多,卻只想著自己素未謀面的生父,因此怨恨那些愛他的長輩……
不同於其他受過苦難的猶太小孩,西蒙明明已經很好命,卻對於長輩們的安排不以為然、甚至仍理直氣壯地為自己的遭遇打抱不平,不知感恩的西蒙,一度太過自我、也太容易被觀眾討厭。可是,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曾經在自個兒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生之中憤世嫉俗過呢?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周遭,當你滿心希望《阿蒙與橡樹》裡頭的西蒙可以放下過去、好好把握當下的幸福之餘,或許也提醒了你自己:是否該好好考慮來與過往的疙瘩來個大和解呢?
西蒙的人生,幾乎是藉由不斷地踩踏在各種資源上頭,茁壯成長的。出生之時,有愛他的生母與渴望愛他的養父母,但長大之後這些生的、養的,對他而言卻一點都不重要了;小時候,有橡樹陪他說話、風與雲朵與他互動,然而在他上學之後、便狠狠地捨棄了橡樹(還對樹砸石頭!);後來因為上學而認識了猶太叔叔、他就開始與供他上學的父親越漸疏離;甚至,在知道自己另有父母的時候,西蒙對於與養母卡琳的情感互動面上倍顯殘酷……而這樣的西蒙,不斷地長大。
小孩子的成長總是與時俱進。在年輕人還沒能夠發自內心地想要回報長輩之愛時,要他體諒老人家,實在不容易。可是,老人的脆弱豈是年輕人能懂得?於是,以隕落之姿來撼動年輕人、教他們學會「被愛並非是理所當然」,似乎也就變成了不管人類文明再怎麼進步,世代之間永遠都會反覆發生的遺憾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養母卡琳無法等到西蒙釋懷。雖然西蒙損失很大,但他何其有幸,還能夠與橡樹和解、與自己的童年對話…
《阿蒙與橡樹》除了緩緩堅定地宣導「母愛果然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愛的形式之一」之外,全片排列以層層生活事件,完整堆疊出了一段年輕人的成長過程、並加入各方長輩成熟的愛與包容。而電影又讓你可以清楚地看見到故事裡頭的每個人、每種人生,都會有缺陷,因為人們有了這個、之後永遠都會再渴望那個;失去這個、就會想填補那個……所以,西蒙看似擁有了許多卻還要找尋更多;所以猶太叔叔有了老婆卻還要懷念表妹且愛上卡琳…
看完《阿蒙與橡樹》,被電影所感染的那股對於感受到愛與失去的惆悵、難以退散。有些故事或許你聽過了就覺得夠了,但是,有些故事會讓人想要好好地再聽一次,可能是看完小說會想看電影,或說看完電影會想再回頭去翻看原著小說。而《阿蒙與橡樹》就是這麼一部讓我想去讀讀原著的電影。(據說原著小說非常有名)
除了故事本身感人、發人多方深省之外,電影攝聲鑲味的表現方式也非常精緻動人,相信不論是愛好文學、動態或靜態攝影、音樂、或者是愛好一般電影的朋友,都能夠各取所需所好地、喜歡上這部優質藝術電影的。
作者:cheercut
【雀雀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