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最寂寞最燦爛的星空
《星空》並未沉溺於過份浪漫的幻想童話,正如我在本文開頭所提的青春況味,這些元素的應用恰好反映出青少年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階段,也藉機提醒那些早已遠離青春時期的成年觀眾:「你還記得嗎?那年夏天最寂寞最燦爛的星空。」


青春期象徵著生理與心理從兒童轉變為成人,這段過渡時期就像從事事美滿的童話世界跨入現實社會,必須學習獨自面對生命中種種的不完美,因而在片中隨處可見殘缺的符號,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少一片的拼圖與缺一隻腳的大象,兩者分別牽連著小美和父母、爺爺的關係。
少一片的拼圖:小美和父母
小美家中牆上掛滿了世界名畫的拼圖,和父母一起玩拼圖一直是小美最喜歡的活動,也是連繫家庭情感的重要工具,然而這個家不知何時開始出現問題。聖誕夜晚,原是全家相聚開心用餐的日子,母親(劉若英飾)的心思卻在工作上,還潑了戴聖誕帽逗小美的父親(庾澄慶飾)一頭冷水。父母之間的關係破裂,也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因此當小美邀父母一同完成名畫〈星空〉的拼圖時,遭父親打發回房。

小美的父母最終還是走向離婚一途,但在電影的後段,母親守候在小美的病床旁,直到小美醒過來。這簡短的一幕對小美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因為母親過去總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經常出國工作不在家,並藉由國外帶回的禮物企圖滿足對小美的愛,然而,這不是小美所需要的。因此,當母親願意花時間親自陪在小美身邊,並為她的病情操心時,即代表親情的完整。一旦欠缺的親情被補足,想當然耳,少了一片的拼圖終於得以完整。
缺一隻腳的大象:小美和爺爺
少一片的拼圖反映在小美和父母之間是家庭的殘破與親情的缺乏;缺一隻腳的大象反映在小美和爺爺(曾江飾)之間則可視為是約定的完成。
在家庭中感到疏離的小美,遂從深居山中的爺爺身上找尋溫暖。電影開場,小美打電話給爺爺:「我可以去山上找你嗎?」最終,人已在車站的小美還是回到家,和父母共度冰冷的聖誕夜。雖然小美沒有到山上找爺爺,但那通電話猶如一個約定,悄悄地連繫於祖孫之間。第二個約定是爺爺答應要親手做禮物送給小美,這個禮物即為木製的藍色大象。然而,爺爺因生病而住院,大象也缺了一隻腳未完成。從父親手上收到大象的小美,帶著大象到醫院探望爺爺,並將大象還回,說:「等爺爺病好,給牠裝上第四隻腳我才要。」這句話隱隱發酵於爺爺與小美之間,成為一個約定,也是祖孫倆的緊密連繫。

折翼的天使:小傑
小傑的首次登場是在聖誕夜。父母的爭執使得小美無法擁有一個溫馨的聖誕夜,此時窗外傳來報佳音、唱聖歌的聲音,當中還夾雜著直笛聲,小美探頭一看,發現對面的房屋有位男孩倚著窗吹奏直笛,他就是小傑。如此的出場安排讓小傑的形象猶如聖誕樹上的小天使裝飾,在象徵平安的夜晚悄悄地降臨於小美的生活中。
然而,這位天使其實是折翼的天使。小傑和小美一樣,都有個不完美的家庭,甚至小傑的兒時回憶又更為不堪,讓他一度想否定過去。也許是兩個孤單的靈魂彼此吸引,小傑成了小美所關注,甚至是心理依賴的對象,特別是看星星的冒險旅程讓兩人的連結更為親密。在第一段的冒險中,兩人相互吐露心事、告解過去,讓小美不僅看到小傑身上的傷痕,也走進他的內心感受到那無法抹滅的痛,這時小美主動牽向小傑的手,兩個平行的靈魂終於得以交會。這段接觸看似是小美安慰小傑,但小傑的經歷和話語也讓小美能看輕自己的傷痛,認知到自己還有幸福快樂的可能。
電影與繪本:現實與非現實交錯

除了動畫的運用讓電影營造出童話般的效果,導演在空間的建構上也頗具用心,藉由都市和山上呈現出現實和非現實──一個讓小美的心靈有所寄託、慰藉的空間──兩個不同的世界。從徜徉於〈星空〉畫作中的飛天火車,以及爺爺屋裡那具不能使用的電話等細節,可以看出山上是異於現實世界的存在,小美也清楚:「如果要用到手機,我們的旅程就要結束了。」因為電話或手機是屬於現實世界裡的科技產物,一旦使用,等於開啟與外界/現實世界的連結,那麼山上這個空間也就失去魔力,小美也必須回去面對父母婚姻失和、家庭關係破裂等殘酷的現實了。
話雖如此,《星空》並未沉溺於過份浪漫的幻想童話,正如我在本文開頭所提的青春況味,這些元素的應用恰好反映出青少年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階段,也藉機提醒那些早已遠離青春時期的成年觀眾:「你還記得嗎?那年夏天最寂寞最燦爛的星空。」
作者:開到荼蘼花事了
【開到荼蘼花事了】
本期焦點-【v.0318】 2011/11/10
其他新鮮事兒

法式香頌芬芳抵台 (11/10)

《賽德克巴萊》關乎信仰的電影 (11/10)

大家都認識他,他是丁丁! (11/10)

永遠的好萊塢金童-布萊德彼特 (11/10)

《鋼鐵擂台》男孩與機器人 (11/10)

後現代瑰麗史詩:《戰神世紀》 (11/10)

《戰神世紀》300版的希臘神話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