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革命曲》音樂與革命的另類融合
一言以蔽之:題材蠻特別的非商業電影
8/5去看了《小提琴革命曲》的試映,放映前還有請來國中的小小樂手們現場演奏,蠻特別的。
這部電影也很特別,中文片名取得不錯,它是一部小提琴音樂電影,也是一部談革命的劇情片。在被政治軍隊打壓的環境下,一家三代(爺爺、爸爸、兒子)和反抗軍生活在一起,平時以演奏為生。在村子被軍隊攻擊之後,爺爺為了要替反抗軍取回還藏在村中的東西,帶著他的小提琴,獨自穿過檢查站。
雖然說是一部在殘酷時代的電影,卻把優美的音樂和戰爭做為電影的兩個主題,很極端之餘,竟然也很融合。我們可以在爺爺的身上,看到十分單純的村民特質,然而,時代背景,讓這樣的人,也自願為了反抗軍,隻身冒險穿過檢查站。他的小提琴,他的音樂,他的單純,是讓他能夠游走於兩邊的關鍵。
在《小提琴革命曲》一開始,是很殘酷的刑求,但電影並沒有把影像給拍出來,之後也沒有再出現,聽起來是突兀,看起來卻很有效果,讓觀眾自行去想像身為村民所要面對的恐怖,而把時間花在其他的描述,剛開始有很實在的衝擊,很快地電影的步調就改變了,漸漸轉為內心的衝擊,讓電影在一種簡單中帶著強而有力的訊息,有點像是…一首很有意義的詩。
不過《小提琴革命曲》對時代背景並沒有用什麼篇幅去描述,建議在看片子之前先有一點了解,否則連這些人在打什麼仗、保護/訴求什麼,都不容易從電影中看出來。 然而,就算完全沒有準備就去看電影,《小提琴革命曲》仍然很有看頭,因為角色十分實在,他們的心情、心意都在,只要觀眾能夠從故事當中認知到,就會很好看。所謂的「認知」要說明一下,有些事電影是沒有用文字說出來的,但觀眾不至於看不懂,自己想一下絕對會通,比如說當你看到了某個現象,就要知道是身份已經曝光(為了不透露劇情,在此僅模糊地說),當某個角色決定要做什麼事,就要知道他是下過什麼決心,要面對什麼情況。
也就是說,《小提琴革命曲》是以小提琴和樂手的故事來帶動,背後說的卻是在革命時,小小村民的無奈、勇氣、悲情。
《小提琴革命曲》的最後,蠻讓火行者感傷,沒有催淚手法,簡單,明白,拍出一個老人家的心。是的,這麼抽象的東西,在他選擇用「音樂」來幫助革命,用「沒有音樂」來表達立場時,充份展現了出來。
觀影最低需求
□ 能看不商業化的電影
□ 能夠體會角色的想法和心境
□ 喜歡小提琴的演奏
□ 喜歡有訊息的藝文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