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為力的黑暗勢力《險路勿近》
《險路勿近》是一部很寫實、很黑暗、很細膩、很壓抑、很藝術、很驚悚、很暴力、很血腥、很有內涵,卻也很令人費解的一部電影。(本文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這是一個十分「艱辛」的觀影經驗,原因在於你必須聚精會神,專注於導演所設計的每個畫面;也必須不斷反覆思考,咀嚼片中每句台詞背後所代表的可能涵義。影片交代了許多微小到不行的細節,而這些看似不重要,也極度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實際上卻又是整部電影的重要劇情細節,如果稍有恍神,抑或心不在焉,所帶來的結果,便可能是滿頭問號,最終帶著疑惑或是驚恐的神情離開影廳。
導演科恩兄弟(Joel Coen & Ethan Coen)在這部片子裡運用了極度隱晦的敘事手法,有時甚至大膽省略掉整段情節。這些被省略掉的隱藏劇情,或是相關的劇情連結,就非得靠你自己費心思地苦悟出來,才可能會體驗到其中巧妙。換句話說,除非你真的頭腦清晰,或是很會欣賞電影,不然只觀賞本片一次,絕對會看得不白不清。又或是說,這部電影比較適合一些擁有人生歷練的觀眾來看,才有可能會得出較多心得。我也必須承認,觀賞本片讓我數度皺著眉頭,腦袋不停反轉思考這個畫面、或是段落到底有些什麼意義,但怎樣就是不爭氣地似懂非懂。我頂多看出了全片比較大方向的中心思想,但卻又對細節方面抓一漏二。於是就藉著本文,分享給大家我對本片的一些胡思亂想…
全片從警長貝爾(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飾)一開始的獨白,就明白透露,也揭示出整部電影的最中心思想-「宿命論」。假設說「生命」是偶然之下的發生,那麼「死亡」就會是必然之下的終結。獵人摩斯(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飾演)在「偶然」之下發現了兩百多萬美金,想當然被追殺就會是他「必然」的命運。但是人終究難逃一死,你無法改變它,頂多只能藉由手段不斷逃避它。整部電影的過程雖然像「貓捉老鼠」一般你追我躲,但「死亡」這籠罩全片的宿命觀點,早就透露出獵人終究難逃一死的終局:縱使獵人在最後避開了殺手齊哥(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飾演)的追殺,但還是被一群墨西哥毒販給殺掉。這也再度說明人就算躲得了一時,卻怎樣也躲不過一輩子。
所以,這部電影也深刻表現出另一項中心思想-「貪必致命」,就像是片中某句台詞所揭示的「毒品與金錢是萬惡之源」。這似乎是一項老生常談,但眾多電影卻還是不厭其煩地一再提出這項論點。這除了提點現代社會的腐敗之外,更也表現出時光巨輪下可怕的社會轉變:心理變態、恐怖主義、金錢主義、人際疏離、道德淪喪與青少年問題等等。就拿片中獵人與殺手兩人身受重傷,卻不約而同向路過年輕人買衣服的兩個段落來作舉例。兩段的年輕人,雖然他們在一開始看到獵人或是殺手受傷,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關心,但等兩位受傷者提出買衣服的交易行為時,年輕人便失去了同情之心,轉而將焦點放置在金錢上面:第一段的年輕人除了衣服,更想敲詐啤酒的錢;第二組年輕人雖然在表面上跟殺手說沒必要接受他的金錢,但卻也在事後展開怎樣分錢的爭執。兩段年輕人的段落,看似對劇情幫助不大,但也確實點出時下青少年「唯金主義」的可悲價值觀。但是,又有誰不愛錢呢?
整部影片採取「雙線敘事」,除了獵人與殺手的你追我躲之外,更安插了「警長辦案」這條支線。兩條敘事線看似不甚相關,但卻充分表現出前段所說的各項觀點,尤其警長在片中所說的話,更是句句直指影片的中心思想。透過警長的眼睛,觀者看到了社會的敗壞,以及世道的炎涼秩序。有時候,我更喜歡對岸《老無所依》的片名中譯。殺手看似強大,連最後出了重大車禍都無法一命嗚呼,然後繼續殺人,繼續為非作歹;反觀警長辦案不力,卻也只能看報紙、喝咖啡、說冷笑話,不然就是打電話,然後在最後無能地退休回家。影片就是這樣殘酷地說明「人最終是毫無依靠的」,影片也就更不會矯情彰顯出正義有多偉大。細膩的人性觀察,以及「無能為力」與「邪未必能勝正」的悲哀氛圍,更讓這部電影展現出不凡的氣勢,以及原著作者和編劇的手法高明。
關於殺手這角色,雖然他在片中看似胡亂殺人,但等看到最後,觀者會慢慢發現他殺人時,總是會有一定的邏輯與遊戲規則:他謹慎,不確定的事就不會胡亂行動;他殺人不穿鞋,離開犯案現場還會看自己的鞋子有沒有血跡;有時更會選擇性地殺人,投硬幣讓別人決定自己的生死。而這個殺人無數的冰冷殺手,在殺害一堆人之後,卻還能出人意料地遵守交通規則,不論是趕走會妨礙交通的烏鴉,或是在影片最後綠燈的情況下開車通行,在在都讓人驚嘆這殺手原來是這麼有原則的一個人。此外,由哈維爾巴登所飾演的殺手角色,確實提供給影史另一種不同的殺手風貌。不得不說,哈維爾巴登的演技真是十分了得,雖然他臉部總是沒有什麼表情,不過,既然眼睛是靈魂之窗,他便成功掌握住這角色的眼部神情,只要是一個眼神,就讓人不寒而慄,令人記憶猶新。
導演在片中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與節制打光,製造出窒息的壓迫之感,而且擅用「鏡面反射」來隱喻人性。舉例來說,殺手與警長坐在同一個地方喝牛奶,透過電視鏡面的反射主觀鏡頭,除了表現出兩人性格的差異之外,更透過電視銀幕上扭曲的人形,表現出扭曲的人性。而對於片中的血腥與驚悚,導演當然不會虧待觀眾,許多視覺與聽覺上的處理都讓人無比震撼。這震撼雖然沒有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那般來得誇張與華麗,但卻也不免讓人聯想起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索命黃道帶》(Zodiac)那般毫不保留地真實、殘忍與血淋淋。此外,本片雖然沒有配樂,但聆聽片中的「音效」,卻也是種高級的聽覺享受。音效的表現超乎常人觀賞電影的邏輯,總是出現得讓人措手不及,因此強烈建議各位在音響品質好的地方觀賞本片,享受被驚嚇的瞬間快感。
最後,全片突兀的收尾確實令人摸不著邊,但是沒有結局,確實就是本片的結局,而且導演本來就看似不想表現出明顯的結局,想以「留白」對比出更為強大的「黑暗」張力。警長最後所說關於夢境的一席話,更再度印證了社會的敗壞與自身的無能為力,直叫人好生感嘆,但卻也無力改變那樣毛骨悚然的社會現狀。也因此精采的台詞、精采的演技,以及值得再三推敲的劇情,讓《險路勿近》絕對會是學院派口中的山珍海味。不過話說回來,請原諒我這個只看過一次的觀眾,在這邊肆無忌憚,或是自以為是的劇情聯想。畢竟我又不是導演,在這邊胡思亂想也無法在最終得到令人滿意的正確解答,但或許導演就是想拍出這麼一部讓觀眾與影評人都會頭大且必須胡思亂想的影片。也或許,我就因此正中了導演的下懷也說不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