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窗經典YA再現《恐怖社區》
相似的劇情概念(窺視),相似在家中不良於行的兩位男主角(腳傷與監禁),以及相似的三人角色安排(一男兩女與兩男一女),《恐怖社區》儼然就如同《後窗》再版。
根據英國最新一期「Total Film」雜誌評選結果,百大名導當中,以緊張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穩坐影史之首。而在希區考克1954年所執導的《後窗》(Rear Window)當中,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所飾演的攝影師傑夫,因為腳傷必須坐輪椅在家休養,除了女友與護士的不時造訪之外,他閒來無事就愛拿起望遠鏡,窺視對街鄰居的生活作息,但卻因此讓他意外發現一樁謀殺案件,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傑夫決定找出真相…
《後窗》之所以成為影史驚悚經典,就在於希區考克他不賣弄血腥,也不藉由重拍音效唬人,更不與觀眾玩「猜測兇手」這招。影片開宗明義就先把兇手點出,看似少了猜測兇手的知性挑戰,但倚靠希區考克他那高超的敘事技巧,以及導演功力,卻還是能夠持續吸引觀眾緊張的神經與貪婪的目光。
在《機動殺人》(Taking Lives)導演D.J.克魯索(D.J. Caruso)的新片《恐怖社區》(Disturbia)當中,我們同樣也看到一位由於父親意外而性格丕變的青少年凱爾(西亞李畢福飾演),因為在校傷害其教師,最後受到在家監禁的處分。也因為無聊難耐,他開始拿起望遠鏡偷窺鄰居生活。偷看這些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了他最大的娛樂,而且還獨樂不如眾樂地把這好康報給他韓國麻吉朗尼(余亞倫飾演)知道。不過他們窺看的對象主要是新搬來的正妹艾希莉(莎拉蘿瑪飾演),而艾希莉也心知肚明凱爾他們在窺視她,但她並不生氣,反而加入其偷窺行列,又看似一段愛情即將發生。但就在某次窺視當中,凱爾發現到鄰居透納(大衛摩斯飾演)的異常行徑,於是他推論透納是犯下多起謀殺案件的連續殺人犯,凱爾也決定找出真相…
相似的劇情概念(窺視),相似在家中不良於行的兩位男主角(腳傷與監禁),以及相似的三人角色安排(一男兩女與兩男一女),《恐怖社區》儼然就如同《後窗》再版。我無意把這兩部電影做比較,但如果有看過《後窗》的觀眾,看完本片絕對會與我有相同的感覺。有相似處並非壞事,但要如何把老舊的內裡換上全新的包裝,著實考驗著編劇以及導演的創意與巧思。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恐怖社區》聰明地加進了「現代化」元素,舉凡片中Xbox、I-Tune或是DV的使用,又或是台詞中出現的Youtube網站,再配上一批活力十足的年輕演員,導演再再企圖以這「YA」類型電影,投年輕族群所好。但比起《後窗》那簡單的場景與集中的劇情,《恐怖社區》似乎被其「焦點模糊」與「刻意劇情」給壞了好事。
雖然上述兩片在「懸疑」之外,都輔以「愛情」佐料,但本片卻過於「平均分配」這兩條敘事線。影片前半段懸疑鋪陳薄弱,且沒有過多驚悚可言,完全就著墨於凱爾與艾希莉兩人若有似無又不痛不癢的「感情」當中。等影片過了將近半小時之後,好不容易出現了些許懸疑感,但沒過多久,又扯回了兩人的情感糾葛。影片就這樣來來回回,好不容易到最後面對兇手之時,卻又缺少了令人驚喜的高潮。雖然影片結尾處還算有其可看性,但總感覺不夠刺激,影片也就在這「驚悚不足,愛情未滿」當中,模糊掉了劇情該有的焦點。由於找不到一個能夠吸引人的有力「立場」,反而讓人好些疑慮本片到底該歸類於「驚悚片」,抑或是「愛情片」?
此外,可以看出本片兩位編劇「外在」的邏輯結構還不錯,又或者是有現成《後窗》的劇情結構予以加持?本片在劇情架構上大體還算完整。但是,看似完整的架構,其「內部」卻又是岌岌可危。影片許多情節都安排得過於「刻意」與「巧合」,為了不妨礙各位觀影興致,在此就不一一舉例,相信看完本片的各位,心中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同樣都由西亞李畢福主演,但台灣片商拖了四個月,期間先是端出他《變形金剛》(Transformers)這道新菜,才再把《恐怖社區》這道舊菜給端上「台」面。如此操作,多少有其宣傳考量,想藉由李畢福在《變形金剛》裡的名氣,企圖拉攏他的影迷再次買票進到戲院,重溫他的俊俏面容。但是,舊菜總是不比新菜討喜,影迷如果想一嚐舊菜滋味,還不如自行前往影片出租店選擇《後窗》這道「經典料理」,如此更能夠滿足自己挑剔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