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的警世預言《人類之子》
即使時間設定在2027年,絕大多數時候這彷彿就是一覺醒來後的隔天。這裡的夢魘是真正存在、真正感覺得到的,不是遙遠或架空的世界,而就在你我周遭。Cuaron的電影一向有卓越的製作,在這裡他把這份眼光用在創造恐懼上,結果便是一個逐漸凋零陷入瘋狂的世界,以及裡頭怎樣也掩蓋不住的絕望。
你可能早已看過、聽過甚至接觸過這類題材或電影:人類命運出於某種原因-可以是疾病、核戰、噴火龍或任何千奇百怪的理由-陷入絕境,倖存的國家實施起極權制度,用盡各種方法逼迫人民以維持安定,人民則絕望的生活,同時希望找回生命的希望-不管是來自反抗或其他種種。在現代社會,這樣的描繪早已不是新聞,而每年總會有數不盡的電影詮釋這個題材,前幾年的重裝任務或去年的V怪客便是好例子。Alfonso
Cuaron的《人類之子》也是屬於上述同樣內容,但別於上映後便被人遺忘,成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最令人怵目驚心的類型電影之一。
嚴格來說,《人類之子》並不特別具有創意。整個所謂人類突然無法生育是個有趣的點子,但在解釋與配合方面,電影裡卻沒有多少真正發揮。而其他的處理上,也大致走類型電影的既定路線。不,比起劇本,整部電影最傑出的地方是在於執行。比起《V怪客》這些類似內容作品,《人類之子》創造了一個真正可能的未來。即使時間設定在2027年,絕大多數時候這彷彿就是一覺醒來後的隔天。這裡的夢魘是真正存在、真正感覺得到的,不是遙遠或架空的世界,而就在你我周遭。Cuaron的電影一向有卓越的製作,在這裡他把這份眼光用在創造恐懼上,結果便是一個逐漸凋零陷入瘋狂的世界,以及裡頭怎樣也掩蓋不住的絕望。有些時候這些絕望稍微過了頭以致於顯得有些荒唐(如裡頭的自殺藥),但多數時候,從充滿屍臭的原野、廢棄的學校與在紀錄片裡便可輕易見到的難民營,即使導演並未刻意宣染,那份恐懼早已悄悄瀰漫在膠捲裡,陷入觀眾的腦海中。
另外,Cuaron也把電影的氣氛拿捏得恰到好處。絕大多數時候這部電影的基調即使嚴肅,從來不會陷入說教似的愁雲慘霧中,而是靜靜的,帶著一種藝術家的美感去輕筆勾勒末日的情景。但同時,他也在電影間穿插了許多相對比較正面的段落,而雖然我通常不喜歡這種電影調性的轉換,他讓這些與整部電影結合得巧奪天工,也讓全片始終不至於陷入情緒泥沼,總是帶有一絲反思與希望。整部電影的製作團隊表現也與Cuaron不相上下,那份真實感從每個最小的細節都可清晰得見,特別是幾段一鏡到底的動作場面,更是調度與拍攝的極致,手提攝影機也增加了電影本身的真實性。唯一比較擾人的大概是音樂,同樣的女聲吟唱聽久了實在有些不耐。
同樣表現優異的,是全片的演員陣容。Clive Owen一直有著多元的表現,但這裡的角色感覺特別適合他:對人性失去信心,擁有技巧與經驗但已經情感麻木的英雄(不過我實在會希望他不要喝酒,這些英雄總是嗜酒如命是怎麼回事)。從頭到尾不開任何一槍也讓他不只是一個拿著小手槍打遍天下的走私犯,而是一個真正不情願被捲入一切但仍希望靠過去經驗擺脫的平凡人。Claire-Hope Ashitey的Kee我本身不喜歡,但不可否認她有帶出角色那份不知所措與無助-雖然在Owen旁邊她還是感覺生色不少。Julianne Moore在這裡雖然感覺有些怪異(她跟電影的基調實在不搭),但她與Owen之間的戲份有著不少火花,也為電影帶來少許的溫暖。Michael Caine的戲份雖少,但他大概是全片唯一真正讓人感到舒適的角色,讓他的段落雖然偏弱,卻是全片的情感高潮之一。
《人類之子》真正出問題是在最後30分鐘左右。這邊有著嚴格來說貫穿全片卻更加明顯的現象:太過煽情。這個狀況其實片中不時會出現,但這些段落多半很少且轉眼即過,因此只是稍微刺激一下,沒有多大影響。真正開始轉為明顯是在Theo等人進入難民營以後,這邊劇情開始顯得停滯,而情緒指數卻直線上升。角色相較前半段反應較不真實,處境較令人不可置信,劇情安排也出現漏洞(最好是那麼大聲其他地方都聽不見)。這個現象在最後10分鐘達到高潮,一段大樓的攻擊戰與電影最後的收尾雖然情緒更加強烈,卻違背了電影前半段的真實感,顯得過度狗血(當然,也可以說我實在太過灰暗)而削弱原先的張力,這我想是編劇當初始料未及的。
但扣除這最後半小時,《人類之子》是一部真正寫實的警世預言。那個逼真的世界不僅熟悉,且按照現在的世界走勢只是迫在眼前。我會希望未來不要如此,但這裡頭的未來實在如此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