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里-讓人低迴不已的反戰經典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60週年的紀念,在台灣媒體特定意識形態的炒作之下,仇恨日本、反日親中、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情緒又開始作弄台灣年輕一代。在一連串讓人作嘔的商業炒作淹沒歷史論述的情況下,讓人更加懷念澳洲電影新浪潮的開創經典作品─《加里波里》(Gallipoli,
1981),這部由澳洲電影新浪潮巨匠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的重量級戰爭經典作品,讓人理解到,文明國家對待戰爭創傷的方式,與未開化國家仇恨他國的情緒,是宛若雲泥的二種不同境界。
這部電影根據一次世界大戰的史實改編完成,敘述1915年4月25日,身為大英國協的澳大利亞,為了支援英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一隅的加里波里半島,年輕的澳大利亞志願軍,與土耳其軍隊的一場惡戰。在史實中,這場惡戰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重大創傷,來自澳洲第10輕騎兵團的年輕士兵,面對英軍指揮官昏庸無能的戰略部署,在勢單力孤的情勢之下,以肉身向土耳其軍隊的機槍陣地衝鋒,連續3次的衝鋒,短短10分鐘就讓第10輕騎兵團喪失了90%的兵力。這是一段血淋淋、讓人不忍卒賭,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中無足輕重的戰役,如今卻成為澳大利亞國家精神的重要象徵。
當年澳洲是大英國協的成員,所以熱情的支援祖國參戰,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協約國成員土耳其(與德國同盟)軍隊惡戰。在電影中,彼得威爾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描寫年輕人對於愛國情緒的信仰,以及絲毫不知道戰爭殘酷面貌的純真面貌,但是這些美好的畫面,都由片尾短短不到30分鐘的戰爭場面所抹滅。縱使澳洲軍隊驕傲、自信與狂妄,還是無法對抗土耳其軍隊訓練有素的戰鬥力,加上英國人低能的指揮,澳洲年輕人只有流下無謂的鮮血。電影推出的1981年當時,澳洲境內掀起了相當強烈的「共和運動」,許多澳洲人都希望能夠脫離英國,獨立成一個完整的國家,彼得威爾藉著這部電影,突顯澳洲為大英帝國盡心盡力的一種愚蠢,為「共和運動」獻上一分心力。據說,當年加里波里之役,是由日後擔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所策劃,日後邱吉爾許多的演講場合,都還有聽眾起立噓他,要他好好記得加里波里一役流下的澳洲鮮血。
最可貴的,是日後澳洲和土耳其二國,對於這段歷史的追憶與感激。當年帶領土耳其軍隊阻擋澳洲軍團攻勢的,就是日後有「現代土耳其之父」(Ataturk)稱號的凱末爾將軍(Mustafa Kemal)。凱末爾指揮若定的天才,讓土耳其軍隊擊敗了裝備先進的澳洲軍團,1922年,凱末爾推翻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讓土耳其獨立建國,並且開始近代化,成為土耳其國父,在他1938年逝世之前,寄了一封信給澳洲總理,信中肯定加里波里一役中澳洲子弟兵的英勇奮戰,凱末爾相當有風度的,將當年惡戰的海灣改名為「安札克」灣(ANZAC,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 澳紐軍團之意),用以紀念與反省這場惡戰的歷史教訓。面對凱末爾的風度,澳洲政府也向他致上敬意,在首都坎培拉的戰爭博物館前,立碑紀念凱末爾。昔日敵對的國家,以尊重和感激來相互理解,這是炒作日中仇恨情緒的中國政府與台灣媒體,永遠無法理解的一種文明質感。
有趣的是,這部影片在台灣,不管是上映或者發行影音光碟,片商都將此片片名翻譯成《加里波底》,唸過高中歷史的人都知道,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是19世紀義大利國家復興運動的英雄,當年以「紅衫軍」(Red
Shirts)名震天下,不只讓義大利得以獨立建國,而且革命成功後退隱鄉間,寄情莊稼而永不復出,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情操而成為一代偉人。將義大利民族英雄和《加里波里》混淆使用,多年以來都不見片商更正,連影片內對話提到加里波里半島的段落,也翻譯成「加里波底半島」,這也是台灣片商「阿Q翻譯」的又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