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祥電影台推薦
史詩電影的「猛男熱」
《特洛伊:木馬屠城》(Troy)
導演:沃夫岡彼得森
演員:布萊德彼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黛安克魯格
播出時間:3/20(14:45)3/25(10:00)3/30(14:15、23:00) Cinemax
2001年《神鬼戰士》帶領起的宏偉古裝史詩電影熱潮,這幾年不斷發酵(別忘了《特洛伊》之後還有《亞歷山大帝》、《亞瑟王》呢!),男明星夢想透過飾演希臘或羅馬英雄,而擁有和羅素克洛同樣一飛沖天的好運;導演也期待經由史詩格局的電影,建立起大師地位。同樣的,半世紀前,好萊塢用這類氣勢磅礡的電影來誇示其最大競爭者「電視」所無法企及的視覺享受;今天,這類電影則是凸顯電腦科技無所不用其極的最佳證明。
老實說,當年看《神鬼戰士》我還真的被雷利史考特復興這個類型的功力和羅素克羅的英雄氣概給感動到;但《特洛伊》卻讓我沒有太多的反應(除了茱莉克莉絲蒂、彼得奧圖這兩位英國老牌演員幾場簡短卻生動的演出例外)。來自德國但近二十年來都在好萊塢發展的導演沃夫岡彼得森過度渲染「大」肌肉和「大」場面的結果,反而暴露出他在細節的粗糙。
確實開場沒多久,影片就迫不及待地呈現古戰場的千軍萬馬。想透過戰爭場面呈現「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涵,好萊塢還拍不過黑澤明的《影武者》;而看過《神鬼戰士》競技場面的精彩刺激,以及《魔戒》系列動輒就有正邪大戰的激烈奇觀後,我實在不覺得《特洛伊》的場面調度有什麼創意或新奇可言。很顯然,太多類似的拍攝模式,已讓我對其昂貴華麗漸感麻痺。有趣的是我在戲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發現真正讓觀眾忘情一「嘆」的,不是戰鬥,反而是布萊德彼特一出場就背面全裸還兼搞3P的畫面(雖然觀眾只看得到完事以後的姿態)。沃夫岡彼得森似乎也知道這才是他最大的賣點,於是布萊德彼特教表弟練劍時的「體育服裝」布少得非露出腹肌不可;就連罩袍式的「睡衣」明明像條被單,但前面硬是刻意開襟,讓觀眾清清楚楚目睹小布的六塊肌。
然而若要比賽肌肉,真正最大塊的是演過《綠巨人》的艾瑞克班納,自然也免不了被導演加以「善用」,就連抱個小baby,也必須上半身全裸。最故意的是當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第一勇士阿基里斯和艾瑞克班納飾演的特洛伊王子赫克特決戰前,導演還故意以交叉剪接呈現兩名肌肉男一件一件慢慢穿起征衣的經過。就連身材相較之下比較「白斬雞」的奧蘭多布魯,也都三不五時貢獻他的「青春」肉體,好用「新鮮」跟兩位前輩比猛。好萊塢鮮少有電影對男體「意淫」到這種程度的。故事裡傾國傾城的明明應該是海倫(黛安克魯格)才對,但就影片呈現的角度來看,更像是三名男主角的比「肌」尼大會。
但是《特洛伊》還不至於一無是處,至少它沒把引發戰爭的海倫直接點名為「禍水」。海倫16歲就被迫嫁給可以作她爸爸的斯巴達國王,因此特洛伊小王子的年輕俊美讓她如逢甘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導演一直拍不出兩人何以死心塌地,以及為了愛情無所恐懼的魅力何在?在刻畫男女情感上,沃夫岡彼得森其實是很失敗的。布萊德彼特與女祭司(蘿絲拜恩)的感情也是,跟前一對一樣,他們的關係也包含了國族之間的對立與情感上的相吸,但如何從掙扎變得無懼,導演幾乎只有一種拍法,那就是讓男主角以他的性魅力征服女主角(奧蘭多布魯光用語言挑逗,海倫的衣服就脫光了;發誓守貞的女祭司,在布萊德彼特爬到她身上壓制住她時,立刻意亂情迷)。亦即這一切都似乎理所當然,而懶於經營,自然難已動人了。
我喜歡阿基里斯的母親(茱莉克莉絲蒂)對他說的:「如果你出征,將千古留名但必死無疑:但是你留下,則幸福長命但很快就被遺忘。」然後阿基里斯做出了他的選擇。從這裡出發,來看阿基里斯對國王不屑卻又為希臘出征的行為,就變得很諷刺了。因為從故事(劇情)教訓看來:英明的國王不見得會戰勝壞心的暴君,同樣的,很可能兩個最好的勇士,被迫淪為自相殘殺的棋子。雖然典出荷馬史詩,但導演對政治權謀、戰爭殺戮的諷刺,卻是非常現代的,或者說放諸四海皆準的。
耐人尋味的是信仰太陽神阿波羅的特洛伊國王,幾次不聽兒子勸誡,執意按神諭做決定的結果,都是悲慘的;解讀神諭的祭司大臣,也沒有一次說對;在這個根據充滿希臘諸神的原典所重新開發的電影文本,竟然變得非常「無神論」。這也讓痛失愛子的特洛伊國王回歸現實,夜探阿基里斯的軍營,請求敵人把兒子屍首還給它的這場戲,堪稱全片最感人的時刻。彼得奧圖把一個過度依賴神諭但比對手來得英明得多的老國王,其尊嚴、霸氣,與喪子後的脆弱、哀求,演得入木三分。嚴格說起來,這位老演員爐火純青的縱橫老淚,真的讓布萊德彼特隨後的痛哭流涕顯得好假。但無論布萊德彼特或艾瑞克班納都要比奧蘭多布魯搶眼得多,後者除了延續自《魔戒》的射箭架勢還不錯,對角色的詮釋、開發還有待加強。
《特洛伊》的大而無當,不在它嘗試以現代觀點來詮釋荷馬史詩的角度或主張,而是要把這些意識化為電影情節與角色深度時的力有未逮:它的愛情不夠動人與可信,它的英雄只提供了完美的肌肉,卻無法創造出完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