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夢幻女郎》逐夢以後,你守得住它嗎?


《夢幻女郎》不是擺明勵志的電影,沒有刻意去強調追夢部份,而是把重點放在夢想本身上,她們追到夢想的過程不難,追到之後,要維持這個夢想卻很難,因為「夢想」也得活在現實中,有太多在還沒追到夢時不會考慮(或是根本不知道)的現實面,讓這個夢想之地並非三個女孩所期盼的天堂。


今年奧斯卡的少數幾個意外中,兩個就在《夢幻女郎》(Dreamgirls)頭上,艾迪墨菲(Eddie Murphy)沒得最佳男配角,提名了三首歌竟也沒得最佳歌曲,至少,提名打開了它的知名度,我相信不少人是因為奧斯卡才注意到這部片子的。


比爾康登(Bill Condon)導的《眾神與野獸》(Gods & Monsters)我很喜歡,《芝加哥》(Chicago)則是他改編劇本,因此對他的編導能力都有信心,《夢幻女郎》則是他同時身兼編導。 然而,《夢幻女郎》的賣點卻不是導演,而是它的音樂,和讓音樂有生命的演員。《夢幻女郎》中的男性演員,幾乎都是好萊塢的黑人男星中名氣夠亮的,女性演員,則每個都有很棒的歌喉。 男演員方面,有大家都知道的艾迪墨菲,演出當紅的歌手,他在舞台上實在很有架勢,舞台下也演出了一個歌手的歡喜與憂愁。影帝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算是第一男主角,他的角色本來是要由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來演出,但丹佐不會唱歌…傑米福克斯其實也演得很好,很有商業生意人的那種…只看得見錢的眼神。還有一個熟面孔,丹尼葛洛佛(Danny Glover),看《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長大的人絕對不會忘了他那張臉,雖然不是戲精,但演這麼多年光基本功就很夠了。 女演員方面,碧昂絲(Beyonce Knowles)自己是《夢幻女郎》迷,全力掙取演出女主角 Deena,靠著準備和實力如願以償。珍妮佛哈德森(Jennifer Hudson)更不用說,才進軍影壇,馬上就一座奧斯卡,當天像彼德奧圖(Peter O'Tool)這種人看了她不牙癢死才怪,珍妮佛哈德森幾乎是千中選一,在七百多個搶 Effie 一角的人當中,試鏡試了六個月才得到的角色,經過這樣篩過的人選,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夢幻女郎》是由舞台劇改編,故事的三個要好的女生,作著成為偶像團體的夢想,在比賽中被發掘,進入了歌壇之後,卻也為名利所累,好姐妹間也出現嫌隙,脾氣最強的珍妮佛哈德森離開團體,眼見夢想漸漸遠離她,想東山再起卻又被當初的伯樂傑米福克斯給打壓… 我喜歡《夢幻女郎》的 tagline「Fame Comes And Goes, Stars Rise And Fall, But Dreams Live Forever」(名氣來來去去,明星起起落落,只有夢想永遠不滅)。


夢幻女郎》不是擺明勵志的電影,沒有刻意去強調追夢部份,而是把重點放在夢想本身上,她們追到夢想的過程不難,追到之後,要維持這個夢想卻很難,因為「夢想」也得活在現實中,有太多在還沒追到夢時不會考慮(或是根本不知道)的現實面,讓這個夢想之地並非三個女孩所期盼的天堂。 然而,《夢幻女郎》可愛的地方,是它說明了現實的殘酷之後,把女孩們的夢想摧殘一番後,還是展現了夢想的韌性,挑剔又難搞的珍妮佛哈德森,在片末站上俱樂部的舞台,終於開口唱了一首「One Night Only」,經過這麼多事,這麼多年,她的夢想還沒有死,這久違的歌聲真是讓人鼻酸。珍妮佛哈德森確實有她的一套,角色個性上或許不是很討喜(我同事說她「很吵」),至少把情緒的展現充份溶入歌曲中。每個人都有瑕疵,就算如此,她們還是有夢想的權力。 電影結束後的字幕,比爾康登設計了一段演員介紹剪影,還不錯,至少會讓更多觀眾不急著出戲院。《夢幻女郎》本身並非特優的作品,不能說敗筆在哪,只能說,它是好,就是沒有好到非常經典的好。不喜歡歌舞劇的人,也不會因為《夢幻女郎》而愛上歌舞劇,它沒有這種扭轉乾坤的威力,至少,能提供喜歡歌舞劇的人兩小時多的娛樂。

作者:firewalker 【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本期焦點-【v.108】 200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