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海洋》邊緣的書寫
《夢想海洋》的夢是如此簡單直白,十六個年輕人集訓三個月,然後划漿廿四小時,直達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與那國島,再逐島前行。但是它也像海洋一般,總有波折,總有變數。
海洋,對台灣人而言,好近,又好遠。我們只從台灣看海洋,很少從海洋看台灣,為什麼?這就是《夢想海洋》的追尋。
夢想動人,有共鳴,就有追隨者,《夢想海洋》的男主角蘇達貞能言善道,把一個海洋夢想說得如此平易近人,不想動心起念,其實很難。
電影剛開始介紹蘇達貞時,就讓他自我消遣說:「「輸(蘇)不起、打(達)不贏、真(真)沒用。」簡單明白又好記,他與觀眾的距離立時縮短一半。
接下來,蘇達貞提出三個有趣命題,因為犀利,也因為有趣,很能吸引你去思考。
首先:台灣四海環海,為什麼很少有人從海路環島?福爾摩沙不就是來自海上的驚歎與呼喚?
其次:台灣流行單車環島,為什麼不能獨木舟環島?為什麼從來只有不老騎士,卻沒有不老漿手?
再者:出國為何一定要從機場或港口出發,我家後院就是海,為何不能划個船就到與那國島去?
問題不難,答案其實也很簡單:海不安全。雖然,這是長期洗腦的刻板偏見。
首先,恐懼來自無知,人不知海,所以恐海,多少台灣孩子在「大海很危險!會出人命!」的警告聲中長大?
其次,恐懼來自無能,騎單車是不是比划獨木舟容易?產業的生產量說明了很多人心現實,雖然未必是真理。卻很有說服力。
最核心的根本在於:海是國土安全的屏障,所以政府不鼓勵,亦不開放海洋。一旦有人衝撞體制,反而不知該如何因應了。
蘇達貞是海洋大學教授,算是知海之人,他教會了兒子認識海洋,擁抱海洋,但是海洋卻提早接了他的兒子。正因為如此,他更積極地想更多的人來認識海洋與擁?海洋,他設定的目標是找十六個年輕人集訓三個月,然後划漿廿四小時,直達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與那國島,再逐島前行。《夢想海洋》的夢,就是如此簡單直白,但是卻也像海洋一般,總有波折,總有變數。
敘事紊亂,其實是《夢想海洋》最大的觀賞障礙,觀眾得花很多時間才能理解蘇達貞的海洋拼圖,雖然導演可能想採取捲軸式敘事法,一次鬆滾一些,慢慢舒展開來,只是鬆動的邏輯與次序有些紊亂,以致於重組拼圖的過程,就顯得步履蹣跚,以致於某些軸線的往復來去,就顯得重複又焦躁。
多數的紀錄片或許都對結果有些想像,於是就開機追隨,一旦結果不如預期,表面上,那確實得算是挫敗,不過,卻也可能是一個動人論述的起跑點。《夢想海洋》的夢想與結果確落差,無可避免地,所有的素材就只能成就「過程」,很難符合原本的結論,此時,如果能靜心等待下一個南風與潮汐的節氣來到,不急著下結論,多一點時間等待,多一點深層海水的浸泡,讓每一個參與者和海洋的對話都能有更多潛泳空間,整部電影所能匯聚的力量,或許才會更加波濤洶湧,否則終究也只是白碎碎的浪花而已。
《夢想海洋》的夢,還是夢,逐夢與圓夢的份量,或許因人而異,但在追逐與圓滿的過程中,適度的等待,或許累積素材會更有層次,完成的論述,就更有說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