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辯護人:俗而有力
從《正義辯護人》的選材,可以看到南韓影人的自信與傲氣;從敘事,可以看到南韓影人的從容與瀟灑。
傳記電影通俗化,未必是壞事,你不必知道《正義辯護人》與南韓前總統盧武鉉有多緊密的連結,光看電影,就可以從以卵擊石的故事中看到人性尊嚴,那可是比標榜盧武鉉來得更動人呢。
楊宇碩執導的《正義辯護人》描寫1980年代初的軍人執政政府,為了鎮壓學潮,不惜屈打成招,要誣陷讀書會的學生是共黨同路人,但是一位原本只關心租稅的小律師卻挺身而出,揭發了情治人員與檢察官沆瀣一氣的迫害真相。
《正義辯護人》的劇本有三個巧思。首先,要苟全性命於亂世,聰明的人都知道要明哲保身,宋康昊飾演的律師男主角原本亦是隨波逐流之人,也曾臭罵學生不好好唸書,只會瞎抗爭,越是如此,他的覺醒與轉變,就越富戲劇性,矛盾對比就越強。
其次,這位律師學歷低,專接別人不接的小個案,雖被同業不恥,卻因此賺了錢(這是要凸顯他眼光不凡,另一層意義在於他深諳民間疾苦);至於他好好的錢不賺,卻願意來替窮學生打「政治」官司,更讓他的奮戰有如一場啟蒙戰役,以致於民智大開後,最後還能撼動三分之二的?山律師集體跟進,則更凸顯了他的「小徑」,才是正義「大道」的主題論述。
第三,這位律師曾經窮到去當蓋房子泥水匠,也曾經付不起飯錢,白吃一頓後就溜了,更到處?躬哈腰遞名片,乞求生意上門。一旦發達,他卻像韓信一般,懂得報答漂母的一飯之恩,而且還是帶著一家大小一起謝恩(暗指他有恩必報,而且不怕家醜外揚,人格自然偉大);也會回頭去買自己蓋過的房子(暗指工程實在,值得信賴,而且還有著「永不放棄」的塗鴉印痕)...這些生命枝節,成功雕刻出英雄不怕出身低的身影,也帶來了一波波的暖流,為後來的正義辯護打下了更可信靠的基礎。
《正義辯護人》的戲劇衝突在於他要對抗的是邪惡的國家機器。郭度沅飾演的車東英警官是不擇手段,使命必達的國家特務,確信只要執行長官任務,才是確保國家安定,社會繁榮的力量。酷刑拷打,毫不猶疑;公然撒謊,絕不心虛;絕地反撲,絕不手軟。劇本給宋康昊發揮的空間就在於他要如何在郭度沅的鄙夷眼光與囂張氣焰中,找到反撲空隙,他的臨庭辯護策略,也就形成了動人的正義攻防了。
例如,飯店老闆娘的兒子不過是被控讀了「禁書」,就得面臨牢獄之災。檢察官可以「禁書」之名瞎起訴,但是他一定要讀過「禁書」,才知全案有多荒謬。不是如此有備而來,他如何就「禁書」內容反駁檢方歪理?如何以一般書店都買得到的「禁書」,凸顯控方荒謬?《正義辯護人》的法庭戲只說明了一件極其簡單的道理:一般人看到「標題」(或曰「罪名」),就得著了膚淺印象,就信以為真,唯其不信,唯其逐一深究,他才有勝訴機率。劇本對這些細節的反覆致意,就讓《正義辯護人》儼然成了最有說服力的勵志範本了。
當然,《正義辯護人》順便也素描了南韓的近代民主發展史,特別是媒體的噤聲與選擇性報導,更是威權時代用高壓手段愚民的墮落實證,宋康昊先是和他的記者同學冷嘲熱諷,最後卻能殊途同歸,動員國際媒體來打一場反威權戰爭,其實也讓走過相似道路的台灣人,格外感傷,因為韓國影人可以這麼驕傲地暢述他們的民主戰功,多數台灣影人卻「念」不及此(抑或「技」不如此),遜色的不只是敘事本事,而是連選材都大大不如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