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我家:猶太控訴
看完《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很多人都會哭,但有兩個人可能會哭得最大聲。一位是拍過《遠離非洲》的名導演薛尼.波拉克,一位是寫過「五十部最偉大猶太電影」的名作家凱莎琳.柏恩海默(Kathryn Bernheimer)。
薛尼.波拉克會哭的原因是,相較於《何處是我家》,他的《遠離非洲》不過一部白人的浪漫遊記,因為他的《遠離非洲》雖然同樣有農莊,卻只強調獵槍、飛機、畸戀和莫札特,片中黑人個個沒血沒肉,非洲只是個虛幻的背景。
凱莎琳.柏恩海默會哭的原因是,雖然她已經把經典名片《辛德勒名單》和《屋頂上的提琴手》和《十誡》都選入這本猶太電影文明史的巨著裡,但是沒能來得及把《何處是我家》列入這本專為電影科系學生編寫的電影教本中,就是殘缺,就是遺憾。因為,《何處是我家》就是2003年最精彩的猶太電影。
台灣影迷對《何處是我家》的德國女導演卡洛琳.林克(Caroline Link)並不陌生,她的第一部劇情片《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就曾經入圍奧斯卡外語片,可惜遇到超級強片《美麗人生》,不過,《走出寂靜》描寫聽障孩子力爭上遊要在音樂世界中出人頭地的劇情,卻激勵了不少卑微沮喪,等待陽光春風的邊緣失意人;《何處是我家》則以一九三0年代放逐到非洲的德籍猶太人的真實故事做藍本,重現了一個白人在黑色大陸流浪失根,最後卻能找回自信自尊的特殊時空,卡洛琳.林克用最接近非洲大地的角度,最接近黑人生活的鏡觸,直接告訴薛尼.波拉克:「你的《遠離非洲》是貴族的夢幻非洲,我的非洲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實非洲!」
電影有兩大主題,猶太人和非洲。
男女主角都是猶太人,為了逃避納粹迫害,所以舉家遷到非洲肯亞,濃郁的思鄉情愁,家人安危又音訊渺茫,使得他們的非洲歲月時起爭執,甚至在英德交戰後,還一度被英國軍隊視同敵人留置集中營,太太還得犧牲肉體,才換來丈夫的自由。戰爭勝利後,留德家人都已遭毒手,但是男主角卻決定返鄉重建崩毀的德國司法。
男主角一心想做法官,根本不懂農務,但是移民要生活,要保命,就要工作,他只有把律師袍送給曾經救他脫離瘧疾的黑人廚師,嬌貴的太太也慢慢適用玉米田的歲月,小女兒更與黑人小孩結為莫逆,一起爬樹,一起祭神,一起袒胸、踩泥、驅蝗虫、吃肉......
傳統的猶太電影不是猶太人受害史,就是猶太人建國故事,悲情遠勝人性,歷史的枷鎖,讓這類電影都有沈重得讓人喘不過氣的壓力。《何處是我家》同樣以納粹迫害做背景,卻避開陰鬱悲慘的史實重建,而是像流星一般,不時畫過銀幕,讓大家輕聲一歎!
林克最強的功力在於以異鄉猶太人縱算一息尚存,依然無法擺脫德國陰魘的故事,捕捉猶太人亡命天涯的無根心情。這一家三口的經歷,其實不過是大時代小人物的小故事,他們不用大吼大叫,也不用大哭大鬧,卻讓我們看到猶太人經常被一封家書鬧得發狂;女主角趴在非洲土地上不過悄悄地說了一句:「現在,退稅和電車都已經變成無意義的字彙了!」女主角卻讓我們在笑聲中窺見了猶太人經常被歷史和宿命開玩笑,連根刨起的痛。
但是最重要的是,《何處是我家》的這三位白人真的在非洲土地上,進入黑人的文化、進入他們的生活,廚師管家歐瓦和他們的互動關係最是代表。剛開始,白人的傲慢與自大帶來的陌生、岐視,很快就轉化成親人般的休戚與共,小女孩一定要雙腿夾抱著歐瓦的真情,歐瓦又不時把黑人文明的真義和價值觀念傳輸給白人的文化衝撞,都使得歐瓦不再是《亂世佳人》中所刻意打造,刻意討好美國人的咶噪黑人保母形象,而是幹練得有如任何一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豪門的管家。
人的尊嚴,人的氣息,在最後三位白人變賣家產決定返回德國的火車上達到最高潮。女主角身上已經分文不明,歎口氣面對著窗外賣香蕉的黑女人說:「沒辦法,我沒錢,我已經瘦得像隻猴子一樣。」黑女人裂開嘴,一排白牙已經殘斷缺裂,她笑著撕下一根香蕉說:「來,就送給猴子吃吧!」
白人不比黑人優越,猶太人不是死愛錢,德國人不是人人皆納粹,《何處是我家》矯正了好萊塢打造的白人優越世界觀,開啟了世人愚昧的心智,用最開朗的生命態度告訴我們一則「只要真心活過,生命就不會空白」的感人故事。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