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歡迎來到德國:對比學


2011年的電影《歡迎來到德國》解答了我心頭一個纏結甚深的疑問,為什麼國德國會有這麼優秀的土耳其裔導演Fatih Akin?那是我從2004年的《愛無止盡》以來,一直擱著,一直沒有答案的問號。



歡迎來到德國》(Almanya -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是一部動人小品,明明是移民題材,卻不陷溺悲情;明明是時空長河題材,因為善用魔幻寫實技法,四處盡是溫馨汁味,確實將「歡迎」美意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的第一個趣味是:見證歷史,不一定要在風頭上。Fahri Yardim飾演的年輕Huseyin,因為德國缺工,為了賺馬克,所以遠赴他鄉,他原本是第一百萬名移工,卻因一時禮讓,成了第一百萬零一名,眼看前人成為媒體焦點,獲得各式禮物,也只能聳肩一笑。乍看之下,似乎命運開了他玩笑,但正是因為他看得開,逆來順受,才能拚出樓房財富,四十年後成為感謝移工大會上的致詞代表。



但是老年的Huseyin(Vedat Erincin飾演)還是沒趕上這場歷史盛會,他在返鄉之旅上溘然長逝,還好沿途他已說完了自己的奮鬥故事,家族自有新生代來傳薪。



一百萬的歷史時刻,Huseyin擦肩而過;四十年後的榮耀,Huseyin同樣無緣,看似巧合的情節,正是編導Yasemin與 Nesrin Samdereli姐妹反覆致意的「對比」手法。



對比之二:年輕Huseyin帶著一家大小坐在鐵皮車後,踏上移民之旅;年老年Huseyin同樣帶著一家大小返鄉,這回,換乘了小巴。



對比之三:Huseyin的兩個兒子Veli和Muhamed從小就各持己見。移民時,兩人窩居一室,就為了爭奪被子,擾攘終夜;返鄉時,兄弟又陰錯陽差困居一床,同樣也是一條被子拉來扯去,記憶與當下,就這樣不著痕跡地打起了乒乓,你很難不噗哧笑了出來。





對比之四:Huseyin的孫子Cenk上課時,老師問及同學祖籍,卻漏了土耳其地圖,讓Cenk有如二等移民,油生受岐視而自卑的情意結;Cenk返鄉後,補齊了土耳其地圖,讓祖籍不再從缺,不再是少數特例,在民族熔爐中取得平等地位。



對比之五:Huseyin當年若非逕行搶婚,無法娶得Fatma(由Demet Gul飾演),相守一世;Huseyin的孫女Canan(由Aylin Tezel飾演)則是未婚懷孕,正在左右為難,但經Huseyin開導後一切豁然開朗,大聲為自己的愛情與身體負責!





對比,可以透過擺盪的觀照,讓事實或真理更清楚浮現。這個技法,很多導演都明白,不過,《歡迎來到德國》真正犀利的對比並不在上述的刀法上,還是得回到Huseyin身上。



年輕時,他獨排眾議,堅持移民;年老時,他又一意孤行,堅持返鄉。原本抗拒移民的妻子,後來卻成為最忠誠的歸化份子,非要Huseyin去領德國護照不可,偏偏領到朝思暮想的德國護照後,死在歸鄉路上的Huseyin卻因此落實了「外國人」身份,不得安葬伊斯蘭墓園,Huseyin抗拒的那張紙,成為他落葉歸跟的阻礙,那是多大的嘲諷?悔恨莫名的妻子,此時還會拘泥於那張紙的形式意義嗎?



移民的身體與心靈矛盾,就是《歡迎來到德國》最核心的論述,回教徒移民前對十字架上的耶穌有恐懼,回教徒歸化後,卻樂於吃起德國豬腳,嚴以律己的人或許會因此搖頭三歎,因而拒絕接受;適者生存的人則說人生何必拘泥禮法?因此欣然面對!導演顯然是後者嘍。





移民都有家的情結,老年Huseyin又在故鄉買了家,想要讓家人都要休憩之所,但是只有家人到了新家,才赫然發覺:家非家,屋非屋!那是一個沒有牆壁屋瓦的空曠場域,土耳其山水盡納眼前,清風明月或日月星辰頓成壁紙窗景,那才是最不凡,也最深情的故鄉之家,唯獨此時,「年輕」昔日和「年長」今日有了並置共存的對話空間,家族概念也得到了更瀟灑的悠遊空間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51】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