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去看小洋蔥媽媽》連我都忘記了嗎?


即使媽媽總有一天會忘了我,只要她能開心,我也快樂…不刻意勾動觀影者的情緒、也不撥弄失智症家屬的心弦,但就會在樸實簡單的日常對話裡頭,吐露唯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才懂的按捺。



看著親愛的家人漸漸忘記自己,浮沈於心湖的那份遺憾,有多少人可以忽略?她望過來的眼神如此空洞與茫然,自己卻什麼都做不到,怎麼承受這種哀傷?就像抓起一把沙,不管握得再緊,終究無法阻止沙子從掌心縫間流失的歲月。

去看小洋蔥媽媽》(?????母????行?)用簡單樸實的字句和畫面,描述失智症患者家屬的牽掛,那往往會有無奈無力的失落感,不管再多叮嚀,失智症患者都可能不會記得,接收到的回應卻可能刺透用心,即便只是一句話,那麼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能是一道痛心的傷痕。

我身邊的親人沒有這樣的狀況,但因為工作,我接觸過類似個案,雖然跟他們互動時三不五時情緒就可能會被激到,靜心想想,與失智症患者互動時的懊悔與氣惱,其實只來自我們自己的執念。



去看小洋蔥媽媽》原作者岡野雄一先生念頭之豁達,令我深深同感、也深深感動,怎麼樣的心懷,才說得出「失智症也不是壞事」這話來?

必須擁有足以面對的勇氣,才有那麼寬闊的心念,我為此悄悄泛動了眼眶。

失智症於現代社會已經不再少見,但真正面臨如此考驗的人,這始終會是很難解開的猶豫,每個人都忙於不得不繼續的工作、忙於錙銖必較的金錢遊戲,即使心頭牽掛家中那位已經不太在乎這個世界的親人,尤其是長輩,仍無法瀟灑地為自己、也為親人選擇一個不同的方向。

傳統觀念認為,將年老的家人安置到安養機構去,恐怕是太過傷人也不負責任的做法,何況罹患失智症的家人,若真那麼做了,怎麼面對親戚間質問或猶疑的目光?

說到底,我們還是以自己的觀感為出發點,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卻不那麼在意這位仍被自己視為家人的媽媽或爸爸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可能是我在機構工作的關係,即便老人安養並非我服務的領域,失智症也不是我的專業,對於安置,我並不排斥,但仍有個前提,安置的單位必須親自走過看過,多看幾次、多看幾個地方都沒關係,要真能放心的地方,才能把自己的親人放到裡面去。

看這部電影,可能是職業病作祟,我看到的不只是電影本身的主旨,還有相當部分在於日本安養機構服務的細節。

當然,我還是得這麼說,《去看小洋蔥媽媽》裡面出現的這間小型安養院不一定是日本真實或全部類似機構的寫照,可能在更多沒被大眾看見的社會角落,不那麼陽光溫馨的安養單位也許更多,可是,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服務照顧和無與倫比的溫暖,確實讓我很有感觸。



因為服務的是人,活生生的人,即使他可能忘記了你是誰、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舉手投足像個孩子,但他是人,在別人心裡那麼親愛難捨的家人,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提供的服務與想要做到的目標,往往超越可以想像的範圍。

我想我這麼說,同樣在機構服務環境裡的人們,最能體會。

我更受觸動的,在於電影裡呈現出來的照顧服務可以那樣細微和貼心,我不敢說電影呈現的都是事實,但那是目標,一間機構如果能提供那樣的服務氛圍,我相信那裡會是很有溫度的地方,也會是我能放心將家人交予付託的陌生,與新生。

小洋蔥媽媽去到機構生活後,初期的不適應和無可奈何成為我嘴邊淺淺的微笑,是啊、就是有那麼多無奈,但日子還是一天一天的,雄一那麼掙扎與激動的情緒,何嘗不是?日子一天天會過去,或許記憶也漸漸走遠了,但思念會留下來。



即使媽媽總有一天會忘了我,只要她能開心,我也快樂。

這是一部非常溫暖的電影,不刻意勾動觀影者的情緒、也不撥弄失智症家屬的心弦,但就會在樸實簡單的日常對話裡頭,吐露唯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才懂的按捺。

去感受看看吧、那可能不屬於你的世界,我們都該在激烈拉扯的現實底下,留一絲純白。

還有還有,電影裡出現的那群可愛的人們,這部電影、這個世界,真的美好。


作者:幕後黑手 【黑手黨】

本期焦點-【v.451】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