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我舞影零亂
說話太多,或者說太白的電影,都算不上好電影,能用意像講完故事的電影,才是深得影中三味的好電影,鍾孟宏的《失魂》是2013年最精彩,最懂得用影像說故事的台灣好片。


張孝全飾演的阿川在暈倒廚房前,是一位日本生魚片的料理師傅,處理魚肉,刀法俐落,把古書上所謂「魚不拘大小,以鮮活為上」的料理要旨,發揮得淋漓盡致,去皮取肉時,魚頭雖已離身,依舊掙扎呼吸,讓人不忍直視,卻直接驗證了生魚片求肉鮮潤的基本要求。

身與神分離的狀態,無法用科學精準註解,鍾孟宏也無意強作解人,多所塗描。身為電影導演,他的首要選擇,自然就是意像,他一直在尋訪不同層次的象徵語法來呈現「失神」情境,電影的處理手法,相當程度呼應了李白名詩「月下獨酌」那種孤單落寞的人生失意情境:「...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失魂》的第二個層次是阿川的同事送昏迷失魂的他回家,納豆窩在後座,一臉彆扭,開車的黃健煒則是即時數落著他口是心非,以及搭便車的朋友「義氣」,此時的阿川神思恍惚地躺在車前座上,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全是上下顛倒的世界,虛應故事,別有所圖的朋友(還有一出事就急著把他送回家的老闆,阿川老爸王羽的評語,何等犀利?)與他混亂的世界,配合昏黃的光線,組成了慘白人生的蠟黃素描了。

第四層次則是交給王羽,既然貌似兒子的阿川告訴他說:「我看這身體空著,就住進來了。」有著鐵石心腸的他,先是迷昏了兒子,然後帶他上山,把他關進了再無工具可破門的工寮裡,從此,孤魂野鬼般的阿川就被困在屋內,每外只能隔著窗子與父親或外人對話。是的,那個意像清楚註解了他的身子與靈魂的失聯,身子失去了自由,只剩停不來的眼睛和腦袋在那空轉著,腦子不能指揮肉體,肉體亦不能服務腦子,做為失魂狀態的意像,阿川只能從窗子探著頭張望的模樣,同樣亦有著既豐富,又精準的示意效應。

鍾孟宏在《失魂》中用了許多山林鏡頭,原本那是極其詩意的水山畫,但在複雜的血色暈染下,原本的寧靜,卻另外滲透進了不祥的氣息,一切就像開著推士小車行上林間小徑的王羽,先是走在馬路上,隨後就上了山林小坡,大道依舊清楚可見,可是整個人卻一味往林間岔路上越走越偏去了,失魂的人生,肉身還在,神韻再也不是昔日風景,一切不就是那條林間岔路的對應觀照嗎?
2013年的台灣電影因為有了《失魂》,因此可以大剌剌地向世人昭告:台灣有一位懂得用影像來說故事的導演,他的名字叫做鍾孟宏。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413】 2013/09/18
其他新鮮事兒

《為老婆唱首歌》 不再孤獨的老年 (9/18)

《被偷走的那五年》愛情的正面與反面 (9/18)

《驚天凍地》沒驚到天,也沒動到地 (9/18)

《五月天諾亞方舟》不只是演唱會電影 (9/18)

《愛情戰場》拳腳交纏暴慾性,心靈療癒見真愛 (9/18)

《五月天諾亞方舟》推薦看4DX版的理由 (9/18)

《不勞而禍》是不「獲」就不「牢」的逆思 (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