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電影最前線:戲如人生


熟悉波蘭斯基作品的人,觀看《戲如人生》,有如重溫經典,可以細數脈絡;不熟悉波蘭斯基作品的人,觀看《戲如人生》,有如翻閱食譜,可以任意點菜,豐富未來的觀影選項。

第一部分 最新電影:《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Roman Polanski:A Film Memoir)》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一直不曾忘記,當年是在義大利威尼斯國際影展的肯定下,才讓他能耍脫波蘭的泥淖,揚名立萬,走上世界影壇;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同樣的是國際影展,2011年的蘇黎士影展,卻讓他卅五年前涉嫌性侵少女的不堪往事,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他的一生非常傳奇,少年在納粹的鐵蹄下,他只能像老鼠一般鑽營,才能苟且偷生,中年之後,卻在美國司法的追緝下,只能在法國、波蘭和瑞士等地活動。儘管爭議不斷,可是,好萊塢金主繼續支持他下拍片,其中更以《戰地琴人(The Pianist)》和《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最是經典,前者是納粹迫害的肉淚見証,後者是歐洲影人集體聲援的平反之作。



《戲如人生》中,羅曼波蘭斯基用夫子自道的方式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章節,這個紀錄片的拍攝態度,意味著他接受朋友邀約,一起回顧自己的成長人生,也提拱了自傳式的第一手觀點。其實以電影導演做主題的紀錄片,除了回首當年,最重要的是提供創作源頭的剖析,什麼樣的情境,造就這麼奇特的心靈?什麼樣的際遇,讓他得能書寫不凡的生平?



波蘭斯基的成長史分為兩大元素,首先是納粹的迫害:他是少數待過集中營,又能倖存的見証者,那些人生噩夢,後來以不同面貌,轉化進他的影像創作中;其次,他深受廣播和電影的啟發,既開啟他的想像夢幻,也開啟他的影藝人生。



熟悉波蘭斯基作品的人,觀看《戲如人生》,有如重溫經典,可以細數脈絡;不熟悉波蘭斯基作品的人,觀看《戲如人生》,有如翻閱食譜,可以任意點菜,豐富未來的觀影選項。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盲探



香港導演杜琪峰一直堅持自己的警匪題材(黑社會類型)的諸多變奏,也不忘在作品中添加狂鬧的喜劇元素,重新湊集鄭秀文和劉德華,光是組合就已引人關切,又要劉德華演瞎子,商業上的算計,非常精準。



既然是警匪片,就要辦案,主角瞎不瞎,都是要摸擬犯案過程,找出答案。不瞎,自己來;瞎的,別人來,這個模擬重現的推理過程,搭配鄭秀文的喳呼誇張與劉德華的自私算計,一唱一搭,既有喜感,亦得著了推理的趣味了。

第三部份: 最新電影:《海闊天空



人生有多少個卅年可以回顧?從慘綠少年到風發中年,波折、歷練與滄桑,都提供了讓人回味唏噓的能量。





陳可辛很懂得用時間說故事,他更清楚,對比,讓時間更有能量,對比,讓戲劇更有焦點。



他執導的《海闊天空》,就從三位燕亦大學生的入學開始談起,有人窮苦,有人浪漫,有人功利,卻能湊合在一起成為知已好友,一度分道揚鑣之後,終又再合作成就了一番事業,這段歷程,既有成功者的激勵情懷,亦有了人物性格的追蹤趣味,很聰明的設計。



海闊天空》描述1980年代的三位燕京大學學生:成東青(黃曉明飾演)、孟曉駿(鄧超飾演)和王陽(佟大為飾演),一心一意要到美國深造,卻各有不同際遇的故事,所以英文片名才會叫做《American Dreams In China》,差別在於成東青簽証遭拒,孟曉駿順利到手,王陽主動放棄;差別在於,有人夢碎了,有人卻意外實現了生命地圖中不曾出現的夢想。

作者:藍祖蔚 【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09】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