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鍾愛的2007外語電影音樂
迷人的電影音樂像風,會帶領電影情感起飛,這十部電影的配樂都有迷人氛圍。
選完了外語片的歌曲,接下來就要選電影音樂了,一部南美片,日本片和好萊塢片各兩部,五部歐洲片的結果,不是我刻意挑選的結果,卻是耳朵告訴心靈,轉化成白紙黑字的結果,只可惜《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情婦與鯨》、《竊聽風暴》和《ALWAYS幸福的三丁目》台灣都沒有發行原聲帶,《近距交戰》則是限量發行,想要找也不見得容易,我則是在王珮華小姐的大力協助下,幸運地能一再欣賞到這些罕聞的電影配樂,也把這種感動安排進明年元月五日晚上六點播出的台北愛樂電台「電影最前線」第二段節目中,歡迎樂迷朋友準時聆賞指教。
同樣地,年度電影音樂的挑選限於個人觀影數量及視野品味,以及電影原聲帶的收集不夠完整,未必盡如人意,感動的片段也未必人人相同,就權且做為個人品味的標識好了。
我偏好的年度外語電影音樂片單如下
10.《聽見天堂》由Ezio Bosso創作的A la Guerre/Di Rabbia
理由:盲眼的孩子靠著耳朵聽見世界,聲音的魔法與魅力因而成為全片焦點,電影音樂更是全片的靈魂精華,華麗而不喧譁,激情卻不搶戲,充滿波紋力道的音樂,將電影故事烘托得自然感人。
09.《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Guy Farley創作的「Modigliani Suite」和「You Can’t Change Destiny」兩曲
理由:電影配樂家總愛說動聽的音樂可以救活一部不夠精彩的作品,《畢卡索與莫迪尼亞尼》的兩位主角無法重現畫壇巨匠的魅力與才情,但是Guy Farley的樂音卻讓全片的浪漫與藝術氣質有了獨特的韻味,剛好可以搭配大師畫作的銀幕再見。
08.《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a Jima/Kyle Eastwood
理由:簡單是一種美,簡單更可以訴說最大的悲哀,絕望的年代,絕望的戰役,絕望的人生氣息,就在簡單而不繁複的音符中四散而出。
07.《ALWAYS幸福的三丁目》作曲家佐藤直紀創作的希望/夕陽兩曲
理由:電影以二次大戰後日本從貧苦歲月中脫胎換骨的年代做背景,生活不如意,卻能自得其樂的各種酸甜苦辣滋味,在日本人誇張野俗的直率性情主導下,甜美的音樂旋律產生了催人熱淚的煽情效果。
06.《近距交戰》Fraternizer’s Hymn/Philippe Rombi
理由:信仰同一個神的不同種族軍隊,在共同歡慶的節目當天,放下槍炮,舉起酒杯,唱起語言或許不同,曲調卻是完全一樣的聖歌,人生的可笑與荒謬,達到了一個令人歎息的高潮。
05.《情婦與鯨》/Daniel Tarrab
理由:韻味是一種籠統的印像,罕見的阿根廷電影,不但有動聽的探戈音樂,纏綿又孤獨的音樂傳達出不同世代的南美女性追尋獨立人生與情欲世界的艱困,即使電影終場,動聽的電影主題依舊會在耳畔迴盪。
04.《明日的記憶》明日的記憶/大島滿
理由:看著一位健康好強的男人逐漸失憶失志,悲愴的電影故事在帶著濃濃愁思的主題樂聲中有如一場漩渦,緊緊地把觀眾的焦急與淚水,全都給擠壓了出來。
03.《羊男的迷宮》Long Long Time Ago/Javier Navarrete
理由:人生不如意,只到鑽到羊男的地底世界中,不料童話的世界也一樣危機四伏,善惡生死二元論的巧妙佈局,在充滿童謠與催眠曲風情的主題樂風下,創造了一種迷離氛圍。
02.《竊聽風暴》Die unsichtbare Front/Gabriel Yared
理由:東德情報局特工的監聽行動,讓無辜人民的一舉一動完全無所頓形,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在音樂的烘托下,有如一張嚴密羅網,撲天蓋地而下,讓人心急,讓人窒息。
01.《黛妃與女皇》Alexandre Desplat 創作的Hills Of Scotland/Peoples’s princess等曲
理由:法國作曲家Alexander Desplat已經是電影配樂界最引人注目的作曲家了,他的音符不但緊扣住黛妃與女皇這兩位一陰一陽一死一生卻依舊相互牽絆影響的女人心情,同時也呼應著首相與女皇的權力平衡,還有人民與皇室的互動矛盾,政潮與人心思緒的潛伏蠱動更在緊湊的樂韻中排山倒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