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拍不出新主張的海神號 的好?


時代變了,科技變了,舊片重拍如果拿不出新主張,是不是還是別拍

朝大詞人辛棄疾的名詞「醜奴兒」中,有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套用在創意貧乏的好萊塢電影世界中,改成「為拍新片強復古」,是不是也很適用呢?

德國導演沃夫崗.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的《海神號》,基本上是1972年的舊片重拍,當年的《海神號》與《火燒摩天樓》並稱災難電影的兩大支柱,在還沒有太多動畫特效的年代裡,的確提供了觀眾極驚悚的觀影感受。問題就在於時代變了,科技變了,舊片重拍如果拿不出新主張,是不是還是別拍的好?


例証之一,同樣是海上遊輪災難片,從水淹、沈船、逃難到生死不渝的愛情,十年來沒有人超越得了詹姆斯.柯麥隆的《鐵達尼號》。


例証之二,同樣是棚內作業的海上風暴電影,論特效、水花、波濤和生死相許的詩情,六年來,沒有人超越得了沃夫崗.彼得森的《天搖地動》。


新版《2006海神號》的特色是突然而來的海嘯,在除夕夜撞翻了豪華遊輪,天旋地轉的船體上,有大群遊客聽著船長的指揮,困守大廳,等候者救援,但是另外有七八個人,卻選擇了自力救濟,從船頂爬到船底(因為船翻了,所以船底成了船頂,船頂成了船底,於是生還者必需「反其道而行」,從朝天的船底上找活口出路)。


當年的《天搖地動》是超大型的颶風吹得漁船如怒海扁舟,遲早滅頂;可是《海神號》的海嘯只是一片浪牆,沒有地震訊息,沒有氣象告警,說來就來,固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卻少了讓觀眾焦慮的情緒鋪排,更慘的是沒有人形容這股海嘯有多強猛,只見瞬間接觸,船就翻了,大副急著掉頭轉體,希望化解浪頭的努力根本還來不及讓觀眾明白,船就沈了,沒有情緒,也沒有特效,只玩幾個船艙地板傾斜的驚聲尖叫畫面,只安排幾柱燈座,兩排電梯墜地的畫面,就直接帶影迷進地獄了。


這是偷懶,也太不照顧觀眾欣賞災難片那種忍受折磨的受虐狂心情了。


新版的《海神號》基本是一部逃難片,如果把去年夏天《世界大戰》中,隨時出沒的外星人,戰力強猛的外星人用來套換成本片突如其來的閃燃火芒,或者是節節逼近,苦追不捨的滔滔水勢,你就會發現這類的災難片,劇情結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強調的都是大難來時,親情就自然流露,就鋪天蓋地延伸開來,不論是媽媽尖叫找兒子,還是女兒為難於父親和未婚夫之間的親情與愛情矛盾,或者是父親背著女兒滑過火海的情節,都是傳統公式的再炒作,開場時,不見情緒鋪排,高潮時,輕描淡寫就放過,你如何期待《鐵達尼號》那種愛情?你如何擠壓你的淚腺呢?


鐵達尼號》用了各種角度描寫沈船前後的船體翻覆過程,每個角度都是奇觀,都是特效,《海神號》迴避了特效,卻連最簡單的一百八十度的天旋地轉大顛覆的場景美術都不夠用心,我們很少看到屋頂變成地板的場景錯置,很少看到主角踩著天花板的頂燈前進的效果,只靠著牆上一張張顛倒放置的船艙圖,就想營造乾坤錯置的效果,就想讓這些人走出船體迷宮,真是太不尊重觀眾的智慧了。


看完電影,我試圖把辛棄疾的「醜奴兒」改成「片商不識愁滋味,愛賺大錢。愛賺大錢,為拍新片強復古。」在一個創意貧乏的年代裡,在一個找不到新素材的年代裡,從古典裡找靈感,原本不是壞事,只是徜若少了新主張,就沒有新科技,還是不要急著上樓強說愁的好,因為,勉強上了樓,看不到風景,望不見詩情,大家只覺天涼好個秋。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70】 200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