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揚之旅」電影版
在美國國歌中有一句「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歌頌美國是自由人的土地、勇者的家園。當這些自由又勇敢的人在好萊塢拍起電影,就連總統最爭議的事件也有種拿來當題材。當中最有名的是大導演奧利佛史東的《是誰殺了甘迺迪》,把已知的線索加上揣測臆想,將甘迺迪被刺殺的事件搬到檯面上公然評頭論足一番,這部片子動用了二十四名研究員做各方面的搜證考察,絕非無根據地謾罵叫囂,反而在影史上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甘迺迪沒能久權,反而到了九泉,不明不白也是無語問蒼天,倒是小布希總統還在任就被麥可摩爾在電影院裡生吞活剝(純字面意思,不取襲用他人作品之喻意),《華氏九一一》這部紀錄片不光直接把茅頭指向小布希,更狠狠地刺了下去,刺死之後還要再鞭屍,確保他體無完膚死無全屍。
同樣的情況搬到台灣來,如果拍一部《是誰擦傷了鮪魚肚》或是《攝氏三一九》(《射失三一九》會不會更貼切?),有多少人會願意買電影票?
《是誰殺了甘迺迪》和《華氏九一一》兩部片子都是奧斯卡強片,美國的文化就是這樣,不會因為牽扯到總統就有所忌諱。不過真正在總統史上受到強大政治壓力的醜聞,非尼克森總統的水門事件莫屬,華盛頓郵報的兩名記者抽絲剝繭追根究底,鋌而走險赴湯蹈火也要查個水落石出,這種故事怎麼看都是空谷足音,一流的電影素材。三十年前的《大陰謀》(達斯汀霍夫曼、勞勃瑞福)和比較近期的《白宮風暴》(安東尼霍普金斯、艾德哈里斯)皆是這個主題的必看電影,同樣也都是大舉入侵奧斯卡的超級問鼎片。
美國總統有這麼多有意思的真實事件可以拍電影,台灣其實也不乏夠戲劇化的素材,「興揚之旅」就可以拍成一部家庭懸疑冒險動作喜劇政治公路電影,取名為《新‧殃之旅》,英文片名叫《Shin.Ominous Trip》,簡稱《SOT》。(註:Shin為日文「新」的英文拼音)
家庭懸疑冒險動作喜劇政治公路電影內容有夠精采豐富。家庭,因為阿扁此行被稱為「台灣的聖誕老人」,《真情快遞》可不輸《三十四街的奇蹟》,回程還有扁友接機,不輸《溫馨接送情》,且為了加強”家庭”的成份,阿扁還在特地在印尼住宿,”加停”一夜,順便放生一萬鴿子,象徵世界和平(註:有一萬扁友被放鴿子);懸疑,因為每次下機都到了一個未知的國度,叫《神鬼奇航》都不為過;冒險,因為有不做龜兒子的戰鬥精神,更不做《忍者龜》忍著龜;動作,因為要衝上前去擒拿蘿菈的手,還得叫翻譯官在蘿菈回神之前把合照拍下來,危險動作小朋友在家不要學;喜劇,因為這一切都是個笑話,就像《絕配殺手》也能拍成電影一樣;政治,因為連利比亞也得擁抱一下,道德感和《軍火之王》有得拼;公路,因為真的是在跑路,到阿布達比都只能落地加油又要開跑,大概只有《七四七絕地捍將》被恐怖份子劫持的飛機能這樣狂飛,阿扁的確是絕地捍將,被拒絕落地的旱將(註:旱→阿扁不會游泳)。擁有如此包羅萬象的內容,乾脆就列為綜藝類吧!政治秀若搬到眾議院上演,簡稱不剛好就是眾議秀?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正妹有正片有政治片,不論是為娛樂、為言志、為訐譙、為賺錢而拍,就讓塵歸塵、土歸土、電影歸電影吧!看得心有戚戚也好,不以為然也罷,至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總是可以當借鏡警愓一下,殷鑑不遠,就在螢幕上。而本文也僅以娛樂為出發點,更以娛樂為目的,還請政治魔人勿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