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白宮末日 White House Down

延伸閱讀

《白宮末日》場景

「當你看到白宮時,讓你驚奇的不是這房子有多大,裡面有各種你能想像得到、或是想像不到的高科技。當你仔細思考會發現,其實白宮真的暗藏危機,這也是我們這部電影要講的。」-羅蘭艾姆立克導演

賓州大道1600號不只是美國總統的住家兼辦公室,也是民主、自由、領導的象徵。每年有超過150萬名遊客造訪。羅蘭艾姆立克表示:「當你看到白宮時,讓你驚奇的不是這房子有多大-它就只是間房子,旁邊有更高的建築物和一個公園。裡面有各種你能想像得到、或是想像不到的高科技。關於主建築和旁邊房子有飛彈這件事有很多傳言。當你仔細思考會發現,其實白宮真的暗藏危機,這也是我們這部電影要講的。」

擔任這次場景設計重責大任的是製作設計師寇克帕楚切利。製片費雪認為寇克是這部片的無名英雄:「他有著這部電影最大的挑戰之一:也就是打造這些場景。部分大家熟知的房間我們只匆匆一瞥,像是總統緊急指揮中心、位在橢圓辦公室正下方,特勤局工作的所在等等。寇克的工作就是讓觀眾更深入了解這些地方。」

寇克對白宮的認知是:「這裡是政府運作的中心,但這又代表什麼呢?白宮當然是美國歷史、現代的代表。」

製片兼編劇范德比爾特覺得白宮最棒的地方就是它背後悠久的歷史以及各種謠言:「像是綠廳當年林肯11歲大的兒子威利在這裡過世,從此之後林肯夫人再也不肯進入這個房間。」

「很多傳言我們也不知道真實性。像是白宮底下的通道,據說瑪麗蓮夢露曾經去過,我們覺得這應該是真的。也因為各種歷史和秘密的模糊地帶,讓我們的劇本更有發揮空間。」

范德比爾特的編劇工作從研究開始,但很多時候也必須發揮想像力:「我們和白宮聯絡,他們就說『無可奉告』。他們不能告訴我們通道是否真正存在,也不能讓我們知道總統緊急指揮中心的位置…等等。」

場景設計師帕楚切利和羅蘭決定要讓場景盡可能真實:「白宮應該是全世界被拍照次數最多的建築物之一了。這讓我的工作更簡單也更有挑戰。因為我們知道白宮的外觀大概是什麼樣子,但難的是裡面有很多秘密,以及很多細節,都不能出錯。」

場景設計師帕楚切利和羅蘭決定從白宮一遊開始:「真正進入白宮,你才知道很多原本的認知都是錯的。白宮基本上有兩面-嚴肅的辦公面和對外的公關面。辦公面大部分都在西翼進行。你以為西翼很大,其實很小,沒什麼多餘的設計、非常簡潔。」

「白宮還有另外一面。當你經過大廳到綠廳、藍廳、紅廳和東廳,穿越餐廳、一樓,整面牆就像歷史博物館一樣。包括特勤組、首都警察、甚至好幾百位觀光客在那裡參觀。既平靜又莊嚴的所在。」

做完功課後,帕楚切利找來300個木工、45位水泥工、32位場景設計師和16位美術指導來建造拍片用的場景。他們以蒙特婁的梅爾電影城為家,在那裡重建白宮:「我們盡可能重現最真實的白宮。打造白宮的外觀不是難事,最原始的建築建於1792年,包括傑佛遜柱廊、橢圓辦公室等等。1952年楚門總統重新整修,但保持原本的外牆。這些歷史感都需要呈現在我們的場景中。」

「但內部裝潢可就大費周章了。我們從美國、加拿大、歐洲尋找各式各樣的裝潢。包括從印度製作的地毯。所有的燈我們都要自己做,因為根本找不到。」

其實艱難的任務還不止於此,帕楚切利表示:「因為有很多水、火、爆炸等等的特技動作,像橢圓辦公室我們就必須建兩次。我們和特效團隊緊密合作,讓他們知道哪裡可以藏線等等。包括橢圓辦公室在內的很多場景最後都淹水,藍廳直接有直昇機撞進去、綠廳、林肯臥房…等還直接燒起來!」

除了白宮的內裝,外部也是挑戰之一。帕楚切利光是要找一個可以偽裝成白宮南草坪的地方就煞費苦心:「因為要能容納一部坦克車和總統直昇機。沒有片場有這麼大的空間。原本想找飛機場,但也沒有可用的。後來我們找到『大泡泡高爾夫球場』。它裡面有超大的草皮和六十英尺高的泡泡屋頂。我們能在裡面隨心所欲地搭景。」

搭景完成後,大家都驚嘆不已。製片哈洛德克羅素表示:「我和羅蘭合作過多次,也看過不少大型場景,但這次真的是厲害。有一次我邊逛邊問旁邊的製作助理廁所在哪,結果他跟我說外面才有廁所。我完全忘記我身在片場搭出來的景。」

帕楚切利再次強調要和特效團隊緊密合作、彼此互相依賴:「一開始一切都是用電腦處理完成,所以製作團隊要確保一切都能讓特效團隊執行順利。特效團隊再依他們的需求改裝或增強設備。」

這次羅蘭要求特效要「隱而不見」,不要讓觀眾有在看特效的感覺。帕楚切利描述整個過程:「每個決策都是從羅蘭開始,然後是我、特效小組,特效小組再反餽給我。如果大家看不出破綻、信以為真,那就是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