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彗星美人》– 美人遲暮的恐懼與哀愁


對於女演員來說,演技實力能帶來多少保障?過往風光能代表多少未來?「Eve」這個名字成為一種象徵,代表著永不停歇的追逐,代表著永難平息的恐懼,代表著……鎂光燈下名利場中,個體與集體的雙重悲哀。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在各行各業,年齡的增長很多時候意味著逐漸失去競爭力,而對於長期活在鎂光燈前與觀眾眼中的演員來說更是如此,尤其對於女演員,當青春容貌不再、當適齡的角色逐漸減少,演技實力能帶來多少保障?過往風光能代表多少未來?都是一個從來無解的問題。

改編自1950年經典電影的舞台劇《彗星美人》,由歐陸名導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執導,吉蓮安德森(Gillian Anderson)和莉莉詹姆斯(Lily James)領銜主演,講述百老匯巨星Margo Channing(瑪歌)面對年華老去的恐懼,曾經的崇拜追隨者Eve Harrington(伊芙)逐漸展露野心取而代之。

舞台劇《彗星美人》改編自1950年的經典電影,圍繞兩位女星勾心鬥角的故事,探索演藝圈文化的喜新厭舊

彗星美人》表面上是兩位女星勾心鬥角的故事,劇中所有的問題彷彿都圍繞著Eve,因為有了更年輕貌美才華橫溢的Eve出現,才激化了Margo的中年危機,才引發了創作者臨陣換角的構想,才牽引出名利場上的博弈爭奪;但深入看這個故事,又會發現一切其實跟Eve無關,Margo內心的恐懼、對自己與對感情的不安都由來已久,演藝圈文化的喜新厭舊與追求青春也從不曾止息,Eve不過是一條導火線,催化了種種矛盾。她用盡各種手段意圖取代Margo,但在上位不久,她自己也面臨了新一代的Eve,於是「Eve」這個名字成為一種象徵,代表著永不停歇的追逐,代表著永難平息的恐懼,代表著……鎂光燈下名利場中,個體與集體的雙重悲哀。

所幸,劇本在Margo的人生裡給這個無望的循環指引了一條新的出路,Margo何時終於停止焦慮,何時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年齡與不完美?是在男友Bill面對Eve不為所動,選擇回到她的身邊之後。

卸去了明星光環,放下了外表虛無,當Margo僅僅只是Margo而依然被愛,所有的恐懼不安便能夠被撫平,其實說穿了,明星在舞台上所爭奪的不過是觀眾、媒體或評論者的喜愛,而偏偏這種喜愛是極其浮動且毫無根基的,Bill所給予的則是沒有條件沒有評判的救贖,不是因為你可愛所以被愛,而只是因為你是你。

明星在舞台上爭奪的是觀眾、媒體或評論者的喜愛,圖右為吉蓮安德森演出的Margo(瑪歌)

1950年的電影《彗星美人》曾被譽為神作,然而2019年伊沃凡霍夫所執導的舞台版《彗星美人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則毀譽參半,伊沃凡霍夫再度將他所慣用的調度、預錄特效攝影、觀眾所看不見的舞台搬進這個製作裡,但過分刻意且缺乏新意的手法反而拖垮整齣戲的節奏,使得整個舞台再次呈現只見伊沃凡霍夫不見其他的窘迫。

此外,兩位女演員裡,吉蓮安德森的表現可圈可點,將Margo Channing的高傲與高貴、自卑與自尊都揉合得極具衝突性,她姿態雍容,動靜之間始終貴氣逼人;她任性脆弱,滿身戒備卻又充滿悲傷,吉蓮安德森所詮釋的Margo極具風韻魅力。相較之下,莉莉詹姆斯的表現則顯得中規中矩,莉莉的Eve某些部分的表演過度用力,在吉蓮安德森強勢氣場的壓制下,莉莉的Eve未能掌握每個衝突點的主導性,讓兩人之間的戲劇張力削弱許多,算是本製作比較可惜的部分。

無論如何,在自媒體興起且高度娛樂化的今天,《彗星美人》的復排對現在的觀眾來說還是相當有意義,劇情所設定的劇場後台可以衍伸至今日的許多角落,廣義來說,我們都習慣被評判,也習慣評判人,我們活在旁人的目光裡,定義那些必定失去的東西為自己的價值,被淘汰與被取代的焦慮總是如影隨形。《彗星美人》是一封寫給劇場的情書,也試圖幫許多人的困境找到答案,當所依仗的青春美貌不再,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該如何重新被定義,是每個人必須自己找到的答案。

本期焦點-【v.770】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