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物》觀後感:少年個人神話的破滅
編導巴特林頓將4名青年搶全球最貴書籍的真實事件改編成電影《美國動物》,如同奧杜邦描繪〈美國鳥類〉的圖鑑,巴特林頓也描繪了一種美國青年在大時代下人人懷抱的慾望和慾望生出的個人神話,以及這等神話回到現實後的破滅模樣。
《美國動物》改編2004年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美國肯塔基州萊辛頓的4名大學青年華倫、史賓賽、艾瑞克與查爾斯,異想天開想上演現實版《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竊走珍藏在肯塔基大學內圖書館的天價藝術品、全世界最貴的書籍──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美國鳥類〉。嚴格來說〈美國鳥類〉並非是一本書,而是100乘以66公分的巨型圖冊,是奧杜邦以鳥類實際尺寸入畫,詳細描繪了百種美洲鳥的插畫圖集,被視為是美國國寶。4名青年的魯莽竊書行動,不多久就被警方逮捕,留下了要服刑7年的人生休止符,而青年們的行動被浮華世界雜誌專題報導,詳細了描述他們的背景、怎麼結識種下這起竊案的想法、如何從長計議,又如何在行竊當天脫稿演出,與原先計畫全然不同,走向失控荒謬且十分可笑的局面。
這起真實事件被導演巴特林頓(Bart Layton)注意,看見了犯罪事件後具備的探索潛力,拍成電影。電影虛實交錯,找來4名演員伊凡彼得斯、貝瑞科漢、傑瑞德阿布拉罕森、布萊克詹納飾演4名青年,另外竊案中真正的4名青年華倫等人也加入到電影中,以類紀錄片的形式在銀幕上現身說法,史賓賽擔任主要的旁白敘事,回顧他們的種種行動。
編導巴特林頓給電影的第一幕生猛有力,節奏和情緒飽滿,呈現貝瑞科漢等人喬裝成老人家,面對要行竊的那一刻,內心緊張又忐忑不安,影像不時躍現圖鑑中鳥類動物獵食的畫面,觀眾也能感受到行竊前的寧靜,腎上腺素激增的刺激。而編導似乎也藉著此幕揭示,一如奧杜邦按著實際尺寸繪製美洲鳥類後出版〈美國鳥類〉;巴特林頓也按4名青年實際的模樣,拍出了《美國動物》,一種美國青年在大時代下人人懷抱的慾望/需求和慾望生出的個人神話:要活出與眾不同、不能一塵不變、要作大事,以及這等神話回到現實後的破滅。
編導讓真實的4名青年依序出場,他們過去的影像也與他們現在所說的交織在一起。電影花費很大篇幅在史賓賽、華倫身上,刻畫他們的性格、成長背景和社經地位,以及他們怎麼冒出竊走珍書的想法。然而,巴特林頓這一大段刻畫,因為始終沒往要點挖掘,對於4個青年怎麼動心起念加入行竊,又是怎麼沒有一人清醒喊停,在欠缺此一關鍵脈絡下,觀眾只能在描述中唯一捕捉到青年們幼稚的心態,年輕人被渴望出人頭地的自我沖昏頭,利用看電影來學搶劫,宛如4個白目國中生寫照,當他們跨越了界線,走到了犯罪的領域後才知道醒悟。
而電影難免在這樣的刻畫中流於流水帳,青年過去的心理狀態不那麼深刻(導演在針對電影的訪談中,曾提起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這些生活優渥的白人男孩不再需要為生存煩惱,他們開始為能否比父親、比同輩更加出名而煩惱,傷腦筋怎麼讓自己變得獨特,這就像某種符合片中達爾文所言的『演化』),但電影在著墨被關出獄之後的省思實在不少,使得全片多了些勸慰意圖,加上青年過去的日常生活略顯乏味,中段的劇情使人眼皮沉重。
幸好電影最後動身行竊的現場感令人身歷其境,透過導演的手法及4個角色在犯罪上面臨可能要傷害他人、可能會被逮捕人生全毀的極大壓力還有崩潰行為,各種計畫不周全、狀況百出的荒謬犯案過程,讓電影尾聲的表現超出預期,十分精采,能深刻體會4名青年所謂「跨過那條線」的具體情境,並能了解到犯罪的失控與後悔。
全片或許沒有勾勒出期待中的4名美國青年跨過犯罪那條線的全貌──美國夢對他們的影響,但某部分樣態確實努力補捉到,也在電影中活靈活現。
相關文章
- 《美國動物》探究美國青年的內心迷惘 (2018/09/26)
- 《美國動物》:你選擇相信哪個版本的故事? (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