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最愛的11部電影
在1994年,北歐最大的電影節──哥德堡電影節(Göteborg Film Festival),閱影無數的柏格曼列出了11部他最愛的影史佳作。這11部影片多半都是柏格曼固定會在他的小型電影院放映的影片,並受到他和他的電影院私人觀眾(家人們)的特別喜愛。
2018年是瑞典電影大師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百歲冥誕,這位電影史上最受推崇的大師級導演,執導出多部啟迪人心、影響後輩導演的經典作,如《野草莓》、《第七封印》、《假面》等,而為人所知的,柏格曼不只是作為一位優秀的導演,也是一位愛看電影的影癡。
關於他的紀錄片《柏格曼:光影封印》(Trespassing Bergman)可發現,大師定居的法羅小島(Fårö)上有一間專屬於他的小型電影院,所有瑞典上映的電影他都會收到一份,並且每日午睡後下午三點開始看片。觀看片單不只是藝術片,商業片他也看,觀影口味之多元,在衛報記者勞倫森(Edward Lawrenson)撰寫的〈In search of Ingmar Bergman〉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記者親眼見到柏格曼的收藏裡有布魯思威利的動作經典《終極警探》(Die Hard),就擺在奇士勞斯基《摩西的十誠》旁邊。據柏格曼的作家女婿透露,柏格曼挺喜歡《瞞天過海》。柏格曼第一次看完《瞞天過海》,銀幕正跑出工作人員名單時,他就對著女婿說:「天啊!我們下禮拜一定要再看一次。」
而在1994年,北歐最大的電影節──哥德堡電影節(Göteborg Film Festival),閱影無數的柏格曼列出了11部他最愛的影史佳作。這11部影片多半都是柏格曼固定會在他的小型電影院放映的影片,並受到他和他的電影院私人觀眾(家人們)的特別喜愛。
《幽靈馬車》(The Phantom Carriage,1921)
本片由維克多修斯卓姆(Victor Sjöström)執導,維克多修斯卓姆是柏格曼的電影啟蒙。電影描述主角死前藉由死亡的帶領,回顧他貪婪、放蕩卻仍有一絲人性的一生。柏格曼在12、13歲時觀看了《幽靈馬車》,被其中的影像魔力所震撼,對他有很深的影響。
《大馬戲團》 (The Circus,1928)
柏格曼喜歡卓別林,鍾愛散發悲傷感的小丑,這在他的執導作《裸夜》中可窺其二。柏格曼會在每年的生日7月14日、也是巴士底日,固定放映卓別林的《大馬戲團》給親朋好友一起觀看。
《聖女貞德受難記》(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
每一本電影教科書都必提的一部經典藝術電影,丹麥電影導演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默片作品,被《視與聽》評選為影史十大佳片之一,描述聖女貞德生命最後的時光。柏格曼表示,德萊葉的某些影片確實影響了他,以一種奇怪的方式。
《霧港碼頭》(Port of Shadows,1938)
法國導演馬塞勒卡內(Michel Carné)執導,被稱為詩意寫實主義之作,場景運用了港口、迷霧等元素,表達出邊緣社會的迷茫,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科學院將其評選為「法國十大佳片」名列第九。在柏格曼的作品《愛慾之港》(Port of Call)中約略可見到《霧港碼頭》的影子。
《日落大道》(Sunset Blvd.,1950)
1950年代美國黑色電影經典之作,比利懷德執導。講述一個過氣默片女明星夢想藉由年輕落魄編劇讓她重回昔日輝煌,最終走向毀滅的故事。在紀錄片《柏格曼:光影封印》中,柏格曼會為他看過的電影以五顆星作出評分,麥可漢內克的《鋼琴教師》拿到四顆星,《日落大道》則拿到了五顆星,
《羅生門》(Rashomon,1950)
日本導演黑澤明榮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的經典作,藉由武士、盜賊、武士妻子三位人物端出對自己說法有利的證詞,一再讓真相撲朔迷離,藉此闡述出人類自私的本性。柏格曼曾謙虛稱自己的《處女之泉》是對黑澤明《羅生門》的「拙劣模仿」。兩位導演之間的惺惺相惜也傳為佳話,70歲生日的柏格曼就曾收到了77歲黑澤明導演的生日祝賀信,黑澤明在信中鼓勵柏格曼不要退休,繼續執導下一部作品。
《大路》(La Strada,1954)
義大利導演費里尼揚威國際影壇的代表作,描述可憐女子索米娜和粗漢贊帕諾的故事。柏格曼欣賞作為導演的費里尼,也欣賞費里尼的為人。柏格曼常看柏格曼的電影,《大路》就是他常看的一部。
《底層人生》(Raven's End,1963)
瑞典新浪潮當中重要的代表作品,瑞典導演鮑懷德柏格(Bo Widerberg)執導。柏格曼評這部電影是「大師之作,毫無瑕疵的電影(That is his masterpiece, an impeccable film.)」
《安德烈盧布列夫》(Andrei Rublev,1966)
塔可夫斯基執導,敘述15世紀俄國的偉大畫家安德瑞魯布列夫,在顛沛戰亂中度過的一生。柏格曼對其讚美是「有人表達出了我一直想說但不知道怎麼說的」,柏格曼表示塔可夫斯基對他而言是最偉大的,創新了電影語言,接近電影的本質,反映出人生,捕捉到人生如夢。
《樂隊指揮》(The conductor,1980)
波蘭電影大師安德烈華依達作品,被視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探討人在面臨道德抉擇時的情狀,被稱為是華依達最「不政治」的作品。
《德國姊妹》(Marianne and Juliane,1981)
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的長片首作,榮獲1981年第37屆威尼斯金獅獎。取材自真實事件,從西德姊妹的成長經歷描繪到婦權運動與解放恐怖組織。
本文封面圖取自柏格曼最新紀錄片《柏格曼:大師狂想》(Bergman:A Year in a Life),本片已在2018年坎城放映,台灣將在8月10日上映。《柏格曼:大師狂想》聚焦於柏格曼產量最豐、對他的電影生涯至為關鍵的1957年。那年,他第一次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拍片,並創作出影史經典《第七封印》和《野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