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孩子般的純真靈魂,落幕也從未離開—瑞凡菲尼克斯


23歲,對於早已光彩奪目、舉止早熟、內心卻像個孩子嚮往自然純真的瑞凡菲尼克斯來說,是生命終點也來得匆促的落幕時刻。如今稱帝之作《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在台經典重映,電影中的身影始終在那裡。瑞凡菲尼克斯最熟悉的路,影迷心中難忘的瑞凡菲尼克斯。

23歲,孩提時代在腦中繪製充滿各種可能的藍圖,色彩才正要在真實生活中盡情揮灑。對於早已光彩奪目、舉止早熟、內心卻像個孩子嚮往自然純真的瑞凡菲尼克斯來說,是生命終點也來得匆促的落幕時刻。若那個夜晚沒帶走他,2020年剛好能回顧他年過半百的輝煌來路。如今他留下的威尼斯影展稱帝之作《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1991)在台經典重映,看著他不羈如風般穿梭於城市街頭,所求的生,只為了在愛達荷州那條像是沒有盡頭的道路上,尋找他的美好記憶—最初讓他覓得片刻安穩的母親。母親的臉龐如此清晰,猶如在觀眾眼前的他,從未離去。

未能被歸類於「正常」的家庭:家人的不完美與美好串起他與電影、音樂的連結。

親情之於瑞凡菲尼克斯,也如同電影裡那樣深刻。以生活方式來說,同樣有過以常規來說未能被歸類於「正常」的家庭。但家人之間緊密相依的關係,讓他得以走過一些拍戲產生副作用的時刻。甚至以某個層面來說,家人的不完美與美好,串起他與獲得成就的電影事業、最熱愛的音樂領域之間的連結。

菲尼克斯全家福

他在1970年出生於美國的馬德拉斯,母親來自俄羅斯與匈牙利的猶太家庭,父親則有英格蘭、德法的血統。母親從加州搭便車時邂逅父親,熱戀不到一年就組織家庭。身為四個弟弟妹妹的大哥,他很小的時候便擔起照顧手足與掙錢的責任,會由他彈吉他、妹妹唱歌的方式在街頭上表演。這使他在一次的街頭表演上被經紀人發掘,從電視圈打開表演生涯。即使日後是電影讓他初嚐成功滋味,真正熱愛的始終是音樂。因此當他第一次在電影上有所收穫時,特別存下部分片酬去買一把好吉他,也在1987年和包括妹妹瑞恩菲尼克斯在內的夥伴們組樂團「Aleka's Attic」。

他從未受正式的學校教育。有的是爸媽在1973年加入一個名為「Children of God」的宗教團體,而一度定居於委內瑞拉的童年經歷。直到1978年對此團體的一些作為無法認同才退出團體回到美國,並將原本的姓氏「Bottom」(底層)改為「Phoenix」(鳳凰),於意義上象徵新的開始。回到美國後,他的爸媽過起融入常規社會的生活,父親當建築師,母親到國家廣播公司工作。而他則從10歲開始追求演藝事業,此時他已練就踢踏舞的才藝。15歲那年終於在《衝向天外天》(1985)獲得要角,扮起戴著眼鏡的書呆子科學神童,隔年以改編自史蒂芬金小說的《站在我這邊》(1986)一舉成名。

衝向天外天

早熟卻未世故,是繁華世界中的耀眼新星,卻渴望歸於自然。

瑞凡菲尼克斯生前的女友莎曼珊瑪西絲記得他曾說自己得多拍電影,才能籌錢給妹妹上大學。或許正是身為老大的責任心和早熟,讓他演起《站在我這邊》裡為好友們操心的照顧者角色,眼神流露出的情感自然不造作,讓人印象深刻。在這部緬懷童年與友情的成長電影裡,他是充滿正義感和領袖氣質的男孩,卻苦於家人不是罪犯就是不良少年而被別人貼上壞小孩的標籤:「我對這個角色產生很大的共鳴,要不是有家人的支持,我可能需要去看精神科醫生。」

不同於劇中角色的痛苦,他早熟的靈魂和才華,讓《站在我這邊》導演羅勃雷納折服於他的聰明和光芒。但「我希望能到一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的片中台詞,其實更接近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內心感受。他的母親曾說:「隨著他年歲增長,他對自己成為各種美好事物的模範代表,越來越不自在。」他兩面性共存之強烈,是既早熟而光芒四射,又能看見他內心始終像個孩子的純真:「我不規劃我的職業生涯。一切順其自然,就像我會成長一樣。那是我舒適且喜歡的生活。」早熟卻未世故,是繁華世界中的耀眼新星,卻渴望歸於自然。

站在我這邊

除了《站在我這邊》講到因家庭而生的標籤,他在《蚊子海岸》(1986)以及首度入圍奧斯卡的《不設限通緝》(1988)中的角色,同樣深受家庭影響。《蚊子海岸》裡有個懷抱烏托邦遠大理想的父親哈里遜福特,《不設限通緝》則有對得隱姓埋名躲避政府追緝的爸媽。於後者中,扮起天才鋼琴家的他親身上陣彈奏橋段,演出掙扎於親情與愛情之間的兩難,讓他19歲就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肯定。《蚊子海岸》的片中老爸哈里遜福特,還和他在《聖戰奇兵》(1989)再度同片演出,這回他詮釋的是年輕時期的印第安納瓊斯。

不設限通緝

詹姆斯狄恩接班人」偶像般的存在:從小做起的動保運動家,21歲當上威尼斯影帝。

細膩善感的內心、自然不羈的性格,以及眼眸、嘴角都是戲的超齡演技,瑞凡菲尼克斯是被封為「詹姆斯狄恩接班人」偶像般的存在。但他在演戲之外的真實人生,並不只是個銀幕前光鮮亮麗、供人仰慕崇拜的明星。他走紅之前就是個七歲開始吃素的素食主義者,自他意識到這些議題時,便致力於動物權和環保活動。沒影響力時獨善其身,有影響力時在善待動物組織(PETA)當發言人,並於1990年的世界地球日寫下關於環保的文章,刊登在【Seventeen】雜誌上,讓他的粉絲們有機會注意到這個議題。

瑞凡菲尼克斯常以行動支持動物權。

回到表演領域,他21歲還憑著《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1991)當上威尼斯影帝。回首如何接下這部代表作,得從他和基努李維現實中的友誼開始說起:最初是因為弟弟瓦昆菲尼克斯基努李維一起演出《溫馨家族》(1989)而認識對方,接著兩人也在《我真的愛死你》(1990)中合作。後來導演葛斯范桑相中這對好友,便請已確定演出的基努李維直接將劇本千里迢迢送到瑞凡菲尼克斯手中,造就野外柴火旁告白的本片經典一幕。

瑞凡菲尼克斯表示自己會為角色寫下詳細的傳記,《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就寫了很多。或許已深入角色靈魂,他猝睡症發作的各種展現與對那條路的執著,讓人不由自主投入地換上他的視角。看著暗藏豐沛情感的他,向愛上的好友坦白時是如此真摯,同時又被害怕受傷的脆弱情緒包圍而蜷縮成一團。在飯店房間看著卡通就能笑得像孩子般的他,面對從廁所出來的客人,便收起留在純真年代的自我,恢復當下身為男妓的自覺,回歸現實繼續生活。種種殘酷與美好,在他的詮釋下都那麼純粹而真實,引起處在不同時空、有著不同身分的我們,在內心角落都被觸碰到的同理或共鳴。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內心渴望遠離世俗,離世也從未離開。

「在我的理想國度裡,我生活在一個熱帶島嶼上,沒有工業化生產也沒有污染。我可以爬上覆蓋著白雪的山巒,用一塊老樹樁做一把雪橇,從山頂滑下,在山腳的小溪裡沐浴游泳,與我的朋友們共同嬉戲。」瑞凡菲尼克斯的理想是如此遠離世俗,但現實是若有一絲身處於社會的連結,便難以全然脫離。偶爾出走的開闊,終得記住回到世俗的路。如同《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中尋母和面對好友情定意中人的他,痛哭過後悽涼遙望的背影,也會轉身迎向物是人非的未來。

1993年他因主演鄉村音樂電影《愛情有什麼道理》和莎曼珊瑪西絲擦出愛的火花,莎曼珊瑪西絲這麼回憶於合作三年前早已相遇的愛情:「聽起來有點做作,不過我當時就知道我會跟他在一起。感覺我們像命中注定。」他們從對方破碎的部分發現自己,也成為彼此的避風港。然而,曾幫朋友戒毒的他,拍攝《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期間接觸到毒品。儘管據導演葛斯范桑的觀察,他並為對毒品上癮,但酒精已是他的癮頭。

愛情有什麼道理

1993年10月31日事發的前幾天,莎曼珊瑪西絲察覺到他有點不對勁,和搖滾樂團「嗆辣紅椒」的吉他手約翰伏許安(John Frusciante)連嗑好幾天的藥。想不到當天他們一起到強尼戴普投資的夜店狂歡,癲癇發作送醫不治,因毒品使用過量而猝死。當時,2012年才世界首映的《瑞凡費尼克斯未完成》(又稱《黑血》)離殺青只剩幾天的時間。《夜訪吸血鬼》(1994)的記者一角本來也敲定由他演出,最後於電影片尾結束留下「謹以此獻給瑞凡菲尼克斯(In Memory of River Phoenix 1970-1993)」。

瑞凡費尼克斯未完成

1991年,他以《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登上威尼斯影展影帝寶座。2019年,弟弟瓦昆菲尼克斯憑著《小丑》同樣在威尼斯影展上稱帝。幾天後又在多倫多影展榮獲演員成就獎時,他發表得獎感言時這麼感謝哥哥:「當我15、6歲時,我的哥哥瑞凡從片場回家,帶了《蠻牛》(1980)的錄影帶,要我坐下來看完它。然後第二天他把我叫起床,要我再看一次這部電影。他說:『你要開始演戲了,這就是你要做到的。』他不是要求我,而是告訴我,我很感謝他,因為演戲給了我不可思議的人生!」2020年,瓦昆菲尼克斯魯妮瑪拉將生下的孩子取名為「瑞凡」。他留在家人的名字裡,深愛的親友們腦海裡,電影中的身影也始終在那裡。瑞凡菲尼克斯最熟悉的路,影迷心中難忘的瑞凡菲尼克斯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作者:Joanna

本期焦點-【v.781】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