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科學研究的根本價值
人們生活在這世界上都是為了某件事情而努力,這部紀錄片把焦點放在2018年與本庶佑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身上,從他對於全新癌症療法進行嘗試與研究的過程中,看見他的努力與做出如此犧牲的背後意義。
影評評價《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是一部2020上映的美國傳記紀錄片,又名吉姆艾利森突破,由比爾海尼執導,詹姆斯艾利森、伍迪哈里遜演出配音,劇情描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Jim Allison),這三十多年來在各地頂尖科學研究中心獨自面對醫界質疑與藥廠的阻撓,為了研究與讓抗癌新藥上市堅持不懈,電影貼身記錄艾利森戰勝癌症之路,走訪數位醫界翹楚、抗癌鬥士,帶著觀眾見證艾利森的重大醫學成就與熱血初心。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影評:科學研究的根本價值
人們生活在這世界上都是為了某件事情而努力,無論是實現自身的理想抱負,或者單純想填飽肚子,享受現階段平凡的日常,背後都必定有個理由與驅使我們行動或前進的動力,《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這部紀錄片把焦點放在 2018 年與本庶佑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身上,從他對於全新癌症療法進行嘗試與研究的過程中,看見他做事情的動機,還有努力做出如此犧牲的背後意義。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評價好看嗎?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故事從詹姆斯艾利森的背景與早年生活開始講起,在 1948 年出生的他有兩個分別大他八歲和六歲的哥哥墨菲、麥克,從小受到兩位年長哥哥的良好照顧,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然而這一切卻在他 11 歲時母親因為淋巴癌過世之後發生改變,傷心欲絕的父親開始不回家,使他被送到寄養家庭生活,至此《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便在這段開場之中,藉由癌症對詹姆斯艾利森人生造成的嚴重影響來帶出整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題。
「每年有超過 900 萬人死於癌症,科學家多年來持續尋找真正完全有效治療方法,但直到現在還都徒勞無功。」或許這就是詹姆斯艾利森從大學便對癌症相關治療方法進行研究的原始動機。《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透過他哥哥、前妻、大學教授與眾多研究夥伴的訪談對話,從他最初想投入領域的契機到這些年來努力的過程,無論是從小就被稱為不懂得放棄的「鑽石頭」,或者在神秘的 T 細胞被世人發現之後,隨即試圖理解這種白血球免疫細胞,電影都帶著觀眾深入認識詹姆斯艾利森這位人物。
主角詹姆斯艾利森做了什麼事?
作為詹姆斯艾利森未來開創的「免疫療法」核心,《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也以人物解說與動畫呈現等方式讓我們了解癌症的治療方式與其跟免疫細胞之間的關係。免疫系統中 T 細胞利用表面受體來辨識體內細胞的好壞,藉此來清除病原體與受到感染的細胞,避免人體受到進一步的侵害,因此面對我們多年來都束手無策的癌症,T細胞受體背後更為詳細的運作機制,才需要詹姆斯艾利森等生物學家進一步去研究。
就如同片中所說偉大科學家多半具有跳脫世人常規的創意與思考模式 ,詹姆斯艾利森提出利用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症的假設在當時也不被業界藥廠肯定,並受到宗教政治的打壓。正是如此,電影詳盡地講述詹姆斯艾利森透過對 T 細胞展開研究,讓免疫學從最初被視為偽科學到逐漸受人們重視的過程,而如何突破眼前讓研究更進一步的困境與在研究毫無進展時感到挫折的內心描寫,也成為《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主要描述的重點。
詹姆斯艾利森電影講述什麼樣的故事?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可以說是一部兼具自傳與科普類型的紀錄片,電影以貼近大眾的口吻向觀眾解說 CTLA-4 這種蛋白質受體的作用,解決我們一直以來對於為什麼免疫系統不會把癌細胞視為外來病原的疑問,正是癌細胞利用 CTLA-4 騙過 T 細胞來阻止免疫系統的攻擊,而這發現也為癌症治療研究開創了一個新世界。
以往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多半是利用手術、化療或輻射,而就如《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片中透過病抗癌成功的莎朗貝爾文訪談,提及以天門冬素酶等化療方式來治療癌症,病患需要經歷極為艱辛的療程,因此發展不像是化療以外部介入,而是從會被癌細胞欺騙的 CTLA-4 著手,讓人用自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較少有因為化療而造成噁心倦怠等強烈副作用的免疫療法,就成為詹姆斯艾利森希望達成的理想目標。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劇情的核心
我喜歡《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對詹姆斯艾利森從老鼠身上得到能抑制 T 細胞上 CTLA-4 的藥物「益伏」(Ipilimumab)之後,卻因為短期效果不夠顯著而到處吃閉門羹,對自己無法幫助哥哥與世上許多生命感到挫敗的過程。然而或許這就彰顯了科學研究的偉大之處,作為免疫療法的先驅,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臨床試驗,只能以「試誤法」(Trial and Error) 不斷從錯誤中找到可行的道路與方案,並且面對同為研究免疫治療藥物的「輝瑞」(Pfizer) 失敗,未來變得更為雪上加霜的情況下,詹姆斯艾利森如何堅持下去?什麼是他努力執著的動力?
這便回到《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整部電影在開頭就向觀眾交代的角色成長背景與人生經歷,到頭來,我們做研究時最關鍵的重點還是在於動機與目的之上,我們究竟要藉由這個研究來「解決什麼問題」?儘管過程中他面臨人們對新事物的態度與接受度的阻礙,但為了自己、家人與所有受到癌症所苦的人們,依舊給予他驅使自己繼續在這領域奮鬥下去的動力,這才是真正令我們佩服的地方。
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的好看程度取決於你從中獲得多少東西,而這也都同樣取決於我們的生活背景與人生經歷。從跟病患莎朗的會面,讓詹姆斯從原本只看生存率等數據資料到變成拯救一條人命,體認到自己真的幫助了人,給予跟自己母親、哥哥患有相同病症的人們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永不放棄:詹姆斯艾利森》都藉由這種讓人感動的時刻,配合片中充滿濃厚鄉村風格的配樂,來讚揚詹姆斯艾利森這位德州男子的偉大精神。
雖然免疫治療藥物在不是人人適用的情況下,還是拯救了無數條人命,並讓詹姆斯艾利森獲得諾貝爾獎醫學獎的肯定,但這不僅不是這個故事的結果,詹姆斯艾利森也不是這個世上唯一值得我們肯定的人物,因此回到探索科學的核心,每一次的創新與改變都是從先挑戰別人過往的研究開始,把錯誤與誤差排除,並找到能更精確、更具有代表意義的方法,這正是我們做研究的方向與根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