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運用拍攝手法呈現戰場體驗
《1917》是一部很神奇的片子,故事其實超級簡單,就是兩個人要把訊息送到前線的過程,但它的神奇在拍攝方式,而不是故事本身或是演員演技。《1917》是一部花了很多功夫的電影,但跟一般娛樂不太一樣,確認一下口味再決定吧。
《1917》是一部很神奇的片子,但它的神奇在拍攝方式,而不是故事本身或是演員演技,看的時候要分一點心力看看電影怎麼拍的,會更有意思。
《1917》的故事其實超級簡單,就是兩個人要把訊息送到前線的過程而已(戰場公路電影?),重點是在體驗這個過程,讓我們沒有上過戰場的人,感受一下真正在那邊是什麼樣子的。
這樣的前提之下,就有兩個很明顯的特色,第一個是,雖然《1917》沒有用到完全跟現實時間一樣同步,但在大部分的橋段確實就是在現場的時間。也就是說,當主角花一分鐘走到某個地方,我們也要看他走一分鐘。
我自己最會擔心的就是,這樣會不會無聊?這就要帶出《1917》的第二個特色,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如果你平常看電影不會注意到攝影機是從什麼地方拍,不會注意到剪接,建議可以先查查資料了解一下什麼叫作一鏡到底,難度在哪裡。看過一些幕後,知道電影怎麼拍攝,看《1917》可能會對導演的安排感到非常驚艷,一鏡到底不只是演員要一直演不能停,所有幕前人員的走位,幕後人員要怎麼配合拍攝,都要設計到完美,甚至必須搭配很多巧思來模擬,真正全部拍完才能看效果如何,設計跟執行都是大工程。
因為有這樣的拍法,即使劇中角色在移動,我們都可以從各種導演安排的角度一路跟隨,並不是只有手提攝影機跟在後面拍而已,很多進入建築內部或是戰場,或是事件的過程,都讓我看到心中一直問「這怎麼拍的啊」。增加了許多實境感,也讓我們能體驗到過程中的屏息,或是很多小地方的真實感。比如跟其他士兵一起坐車聽他們亂扯一通說些沒意義的話,並不會覺得電影拍這些幹嘛,而是覺得好像自己正在坐車要去某處,路上同行的人就在講些有的沒的,不見得會想接話但也會聽到內容。
因為《1917》選擇了一段算是比較緊湊的部分,所以還不會全片都在體驗這種日常,還不少緊張的橋段,當然緊張跟緊張之間還是會有不緊張的連接,但如果很投入現場,也會跟角色一起放鬆一下,甚至能夠體會那種複雜的心情,在聽到一段歌聲時,眼淚就跟著掉下來了,這完全就是成功沉浸到電影中的效果。
所以說《1917》不是一般看故事的電影,非常看感覺,不是看思考的,比較適合會投入電影跟著情緒波動的人。如果你是想看劇情或是戰爭,不是這部。
試片看的是日新的IMAX,我又習慣坐比較前面,整個銀幕的包覆感很強,臨場感很足夠。我會建議這樣的電影要配大銀幕,不是因為場面大(當然也是有場面,但跟那種兩軍廝殺的戰爭片還是不同),而是為了融入畫面中,更有身在戰場的感覺。
《1917》是一部花了很多功夫的電影,但跟一般娛樂不太一樣,確認一下口味再決定吧。
P.S. 看完電影之後可以看一下這段幕後花絮,了解一下拍攝的難度。
https://youtu.be/KPQfDOyxJyU
相關文章
- 《1917》龐大戰爭下的渺小身影 (2020/02/12)
- 《1917》:用畫面說故事 (2020/02/11)
- 《1917》:搶救二營大兵 (2020/02/07)
- 《1917》孤獨與冷靜之間 (2020/02/06)
- 《1917》觀後感:山姆曼德斯的魔法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