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幸福試用期》家庭的價值與意義


《幸福試用期》透過孩子經過家庭的崩解或重建,在電影中帶出他們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社會弱勢族群。藉由領養家庭可能碰到的問題與挑戰,結合社會上對少數弱勢族群的刻板印象,呈現一位母親真心為孩子著想,不希望他受到委屈、被不合理對待的心情。

一直以來,《幸福試用期》的孤兒與收養家庭都是許多影視作品常聚焦的主題,透過孩子經過家庭的崩解或重建,在電影中帶出他們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社會弱勢族群,平時真正生活樣貌與多半需要人們幫助的現況。因此還沒進戲院前,我自然地認為電影會是像《速成家庭》那種講述孩子與新家融合的溫馨小品,但沒想到比起用感人來形容,《幸福試用期》更像是一部能讓人思考許多社會議題,故事紮實完整的劇情電影。


領養也有試用期和退貨?
幸福試用期》故事鎖定在領養了一位九歲男孩小喬的夫妻身上,透過他們接下來這 6 個月的試用期間跟小喬互相熟悉彼此,努力嘗試成為一家人的過程中,因為小喬在校園跟同學開了不適當的玩笑,引發父母對於自身孩子的保護心理,來探討人們對於其他族群的排斥偏見、每個人產生不同反應與應對方式的原因,還有最重要的,一個適任父母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

我很喜歡電影關於「兒童領養」的出發點,卡洛斯索林利用他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讓片中對孩子抱有想像,認為在領養後便能展開幸福滿滿生活的夫婦,因為小喬的種種條件而打破他們原本的期待,無論是他的年齡、性格、成長背景,或者旁人對小喬產生的異樣眼光,《幸福試用期》都藉由這對夫妻碰到的「麻煩事」與半年試養期的規定,來跟觀眾傳達領養的真正價值與意義。


幸福試用期好看嗎?
我想《幸福試用期》的有趣之處,就是導演利用他高明的敘事技巧,把觀眾放在跟希西同樣的角度,由於雙方相處時間不長、對孩子性格與真正想法的不瞭解,讓我們通過有點懸疑的氛圍看待這整起事件,甚至內心產生是否會朝著《孤兒怨》發展的猜想。同理,在校方與其他家長的質疑之下,希西該如何處理這起事件,對小喬的看法又會有什麼轉變?我想都是整部片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能在《幸福試用期》清楚感受到希西就算是初次照顧孩子,也拚盡全力要成為一位母親的耐心與努力,在餐桌上看見小喬錯誤的用餐方式選擇給予他適應的時間,在一時衝動說出傷人言語後也隨即意識到自己錯誤而道歉,也就因為如此,平時對小喬處處包容的希西,在碰上小喬被學校要求減少上課天數,發覺事情不對勁追問到底的強硬態度,其中強烈反差才會這麼深刻讓人感動。


幸福試用期的作品核心
或許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明確的規範,人們多半也能以理性判斷一件事的是非對錯,但如果自己孩子的無心之過,因為生長背景與旁人對他既定印象而被放大檢視,身為一位父母又要如何回應?是該在經過確認後相信自己孩子,或者因為孩子還在領養試用期就跟隨別人先入為主的意見?

如同電影前段在見到孩子之前,法官對夫婦說:「重點不是為你們找到合適的孩子,而是為孩子找到適合的父母。」電影《幸福試用期》藉由領養家庭可能碰到的問題與挑戰,結合社會上對少數弱勢族群的刻板印象,呈現一位母親真心為孩子著想,不希望他受到委屈、被不合理對待的心情。電影收尾收得恰到好處,不管這起事件究竟是誰對誰錯?小喬最後會如何?我想都已經不是整個故事的重點了吧。


幸福試用期影評結論
總而言之,《幸福試用期》精準從現今需要被關注的社會議題切入,非常詳細描寫其中角色的心境變化,帶著我們重新思考身為父母應該抱持的正確態度,此外,更透過一個較為保守社會對孤兒或收養兒童的看法,把人性自私真實攤在觀眾眼前,兩者對比之下,或許怎麼做都沒有個正確標準的答案,但如果在尚未了解事件全貌前就先下定論,那這個社會對弱勢者也太不公平了吧。

本期焦點-【v.740】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