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之前》:真實的故事更催淚!失智老人餘生的愛與關懷!
台灣紀錄片《日落之前》取景於台北曾經最為繁榮的地區一萬華,並特別聚焦在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與四位獨居老人的生活實鏡,從這部電影裡可以深刻體會曾文珍導演對現今社會議題的關心,帶領我們重新認識與省思這塊我們不曾如此重視的議題。
善於透過鏡頭拍攝出台灣的樣貌的曾文珍導演,曾在2002年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拿下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而在2015年也替弱勢族群拍攝《長情告白》。而這次又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拍攝出《日落之前》這部台灣紀錄片,取景於台北曾經最為繁榮的地區一萬華,並特別聚焦在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與四位獨居老人的生活實鏡,從這部電影裏可以深刻體會出曾文珍導演對於現今的社會議題相當的關心,雖說是一平淡樸實的社會生活紀錄片,卻也如實的呈現出我們看不到的生活層面,帶領我們重新認識與省思這塊我們不曾如此重視的議題。如有興趣可以加碼閱讀:2019年5月電影推薦清單一覽表!
在繁華的社會裏藏有一處我們少為見過的一面,這裡的住宅不如忠孝東路或信義區那般令人稱羨,也不像台北車站車水馬龍的街景市容,但卻曾經也如此過。這裡有些住宅看似高大且有些格調,卻也有人煙稀少又稍微破舊的公寓,裡面住著的多半是獨守空房的年邁老人們。電影中,四位老人分別都是萬華老人服務中心的服務對象,電影沒有刻意的提及他們的子女,更不是把焦點放在「獨居老人」的形成願因,反而是透過這四位老人的後半人生,呈現出面對「老」的不同心境,更希望的是讓大家透過電影去思考該如何面對我們人生的最後一段里程。
在電影裏分別以服務中心裡的志工嘉紋,串連起這四位主角的故事。潘宇蛾71歲,獨自來從韓來台求生,年輕時做過各種工作,現在除了把時間一部分花在服務中心上,也會偶爾擺攤賣衣服。吳潤錦80歲,是位很可愛的阿伯,一整天就是起床搭車去服務中心填飽肚子後又回到家裏休息,每日也都有志工溫暖的陪伴與關懷,也從鏡子上貼滿的相片看得出來,每次服務中心所舉辦的活動對於伯伯來說都是一份不能忘記的回憶。胡正坤92歲與沈玉山98歲, 兩位年事已高的伯伯們卻如此的身體硬朗,不僅行動自如也還能夠簡單的自理生活起居,胡正坤每日到醫院探望住院的妻子,而沈玉山則是每逢掃墓就搭機返往家鄉探親。
不管如何,對於獨居老人而言,即使過著不需要醫療照護的生活,看似每天笑容滿面的他們而言,都必須面對寂寞的生活。然而,社會團體或是地方老人服務中心,對他們來說像是重新定義了他們生活,使他們生活重新有了重心,有了方向,也有了歸屬感。而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也重新認識到那些默默付出的志工們是多麽的辛苦,他們的付出與陪伴,使他們有了「家」,每天的登門拜訪並親自送便當,看著他們的笑容成為了自己更願意付出的動力。
「老」其實不可怕,可怕的也不是「獨老」,可是該如何在我們都年事已高的時候,還能有「家」的感覺才是重要。我們都一樣會經歷生與老的路程,何不讓我們一起共同承擔與面對變老的過程,了解獨老的年代並改變我們對「獨老」的刻板印象,賦予它全新的價值與意義呢!
相關文章
- 《日落之前》不能缺少的關懷與陪伴 (2019/06/12)
- 《日落之前》:映照出人間餘暉最美的容顏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