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的心也永遠會在台灣
身為台灣這片土地的一份子,這是一部既公開,但又極為私密的作品,與其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講的是社運、講的是政治,倒不如說是以「青春」為主題,聚焦在包含「導演」的這些人在這幾年間,參加公共事務過程中所經歷的心境轉變與成長。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一部台灣紀錄片,由傅榆執導,講述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與台灣首批中國交換生蔡博藝兩人的故事。從2011年開始,拍下了他們參與社會運動與相關議題討論的熱血過程,其中也貼身採訪深入紀錄下兩人表面勇敢之外,其它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挑戰。這不到兩個小時的片長,完整呈現的不僅是這兩位青年與導演本身內心希望達成的目標與願景,更多的是被這七年間所發生的大小事所牽引的青春歲月。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2018金馬獎頒獎典禮,當《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負眾望拿下最佳記錄長片時,導演傅榆在台上講的感言:「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馬上就引發台灣與中國網友的熱烈討論,或許有人認為導演在金馬講這些是挑錯場合,掀起台灣內部族群對立,打破中台之間關係的平衡,但就我而言,真正看完電影後才知道,這段話代表的正是《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片中最核心出發點。
傅榆因為陳為廷走進社運的圈子,認識蔡博藝,參與了許多次的街頭倡議、靜坐與抗爭活動,從反媒體壟斷、反淡海二期、六四晚會到太陽花學運,她都在旁邊拿起攝影機,拍下這些人們口中「激進分子」心裡的堅持,還有背後真誠可愛的一面。就算是那個在電視上對失職政治人物大呼小叫、丟鞋子的陳為廷,心中也住著一位喜愛布偶的小男孩。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從台灣走到香港、再到中國,帶著觀眾以不同視角看著在三個不同地區的人們,面對中國政權的限制和壓迫,在自身能力所及之下做出的行動與努力,看著香港人們為了爭取全民提名普選的權利走上街頭,不只有佩服他們的決心,更多的是以他們的處境引以為戒,希望台灣不會步上如此後塵。除次之外,導演也拿蔡博藝的新書發表現場部分中國年輕人對於民主自由的好奇與肯定,來跟她發表文章後馬上受到中國相關部門關注做對比,顯示在封閉國家中,人民之間同樣也能有建立在互相尊重與平等前提下的理性討論。
然而電影大半篇幅還是放在2014年,由於國民黨立委張慶忠自行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通過初審,引發公民團體不滿進而衝進立法院的318學運。從3月18日佔領議場開始、提出幾項基本訴求、引起大批民眾響應,到4月10日離開立法院,《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但帶著觀眾以一位身處其中的旁觀者身分,瞭解社會運動內部的困難與挑戰之外,還有人們因為獲得權力而造成的思維改變與後續引發的爭議與矛盾,都提供了不同於以往新聞媒體,另一種相對客觀看待事物的角度。
陳為廷在議場內曾說:「我真的畏懼民主,你自己來搞一次就知道有多難了。」這個小型政府所面臨的考驗還不光只有佔領議場這麼簡單,不但需要穩固內部勢力,也更要讓內外資訊流通,透過讓大家知道場內的行動來獲得外部人民的支持。不過陳為廷也說:「這其實滿噁心的,待在裡頭的時間越久,就越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其實跟政府差不多。」太陽花學運的宗旨在於「反對黑箱」、「支持公開透明」,但由「菁英管理階層」關在小房間的工作會議,卻讓自己不知不覺變成原先大家批判的那群人。
場外因為內外資訊不一致、自己聲音不被聽見而成立的「賤民解放區」,還有內部對於「該如何退場」所引發的意見衝突,甚至是出現「支那賤畜」讓立意有些變調的強烈針對性字眼,或許在外人眼裡是有這麼一點難看,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不正是民主自由的可貴之處?儘管在整起運動的調整、調度上還是有不少缺陷,但不論是先前提出的基本訴求與出發點,還是3月30日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的遊行,數十萬人一同唱著具有歷史意義、象徵民主意識崛起的《島嶼天光》,某種程度上都已經深深影響許多原本對政治較為冷漠的台灣人,讓他們產生平時關注社會議題的機會與動力。
回到《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主題,與此同時,由於陳為廷與蔡博藝在先前許多學運所得到的影響力,再加上太陽花學運成為媒體的目光焦點,更使他們的未來道路受到影響。陳為廷不再能自由進出香港、蔡博藝也跟父母有所爭執,不過兩人也都以不同方式試著實現自己的理想,陳為廷回到家鄉苗栗參選立委,而蔡博藝則選擇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長,但事與願違,蔡博藝因其中國交換生的身分而屢次被學校中選會惡意刁難,並被貼上統戰的標籤,重重打擊她了的自信,而陳為廷在競選期間過去性騷擾醜聞爆發,最終退選淡出政壇。
就像導演所說,太陽花學運之後兩人的發展跟她原本所想的不一樣,好像又有了新的希望,能改變社會現況、促成族群互相理解的希望。不過在這些被媒體捧上的神走下神壇後,台灣的下一步計畫與前進的方向,或許才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當然從《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角度為來看,這毫無疑問是社會運動的失敗,是個「改變」的失敗,但即便如此,曾經的「明星」淪落到如此現況,不就跟最初他們默默無聞時一樣而已嗎?少了他們,太陽花運動的數十萬人的響應,又能夠當作不存在嗎?導演傅榆不也為這段過程做下真真實實的紀錄嗎?
電影看到最後對我來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中的兩位角色有什麼訴求,不論是反媒體壟斷、反淡海二期徵收、或反黑箱服貿都已經不重要了。看著他們堅定的態度,我所佩服的正是他們願意花自己的時間和心力,為自己相信的事物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那怕最終無法達成目標,但都已經做出選擇,透過自身努力嘗試改變現況,為台灣未來盡一份心力。
片中蔡博藝幫生病貓咪隔離時說了一段話:「你在箱子中生活,只要不碰到箱子的壁,你就會覺得好像還不錯,可是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會很真實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對照台灣目前處境與片中種種事件,《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核心主旨正是「睜開眼睛看看身旁的社會現況」、「跟隨自己內心所想」和「追求彼此的互相理解」。
這是一部既公開,但又極為私密的作品,與其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講的是社運、講的是政治,倒不如說是以「青春」為主題,聚焦在包含「導演」的這些人在這幾年間,參加公共事務過程中所經歷的心境轉變與成長。電影最初所設立的主題是透過這兩位人物紀錄下台灣、香港、中國關係與民主化的演變,增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話,但最終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變得無所適從。
傅榆導演在陳為廷退選後說:「我本來以為我可以記錄下他們兩個所造成的改變,讓更多人去相信社會運動,但現在卻變成這樣,紀錄片和社會運動好像都無法改變什麼。」不過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根本,打從一開始似乎就不該訂在陳為廷、蔡博藝這兩個公眾人物,甚至也不在導演自己本身。
我想更多的是必須聚焦在片中無數「小人物」內心中所相信、所希望去做的「事物」,其中能夠對我們社會與人民造成什麼影響與改變?或許看到這部紀錄片、聽到導演在金馬獎上那段話的觀眾們,又能否把自身微小的想法與體悟,聚集成讓台灣民主價值更加進步和閃耀的力量?
就我個人而言,看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最深刻的體悟,是不再希望別人能為台灣做些什麼,而是開始思考自己能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身理想與願景。或許以目前現況,確實難以一己之力在短時間內產生什麼重大改變,不過就像太陽花學運也不是只單靠林飛帆、陳為廷兩人就能夠達成,我們身為台灣這片土地的一份子,是不是也該找出屬於自己的定位,跟其他人齊心合力推動台灣向更好的未來邁進?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的心也永遠會在台灣,這才是電影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發吧。
相關文章
- 藍祖蔚專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悔 (2019/05/13)
- 在未來回頭望-《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019/05/03)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初衷與成長 (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