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沒有你的生日》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了解的痛


《沒有你的生日》的敘事方式並不是前因後果照順序講的方式,一開始是從爸爸的視角,前半的步調有點慢,需要觀眾有一點耐心。感人的地方,也在於前面要先體會這些家屬在生活上跟別人以及彼此的互動方式,到片末的生日會才會跟著感染情緒。

沒有你的生日》講的是南韓「世越號」沉船事件之後的家屬故事。這本來就是個很感傷的題材,當時有三百多名高中生在船上,也就是說,有好多家庭因此失去了孩子,且因為不是全家一起出去,所以死的只有孩子,留下的親屬後續會怎麼過生活?《沒有你的生日》講的是後來的這一段故事。

電影前半的步調有點慢,需要觀眾有一點耐心。
沒有你的生日》的敘事方式並不是前因後果照順序講的方式,一開始是從爸爸的視角,從國外回家,我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只是先看到他返家之後一些親人對他的反應,不太可能馬上猜到或是理解,先感到霧煞煞是正常的。因為他回到家之後的氣氛屬於低氣壓,他自己呈現出一種很內斂的狀態,他的妻子也明顯不願多談甚至不想見他,他的女兒跟他根本不熟,因此這段的感覺會有點悶,不知道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就不太容易去體會他們的各種反應,只能單純接收電影丟給我們的橋段。就耐心點先接下來吧,這些小地方在後續都會有解釋,甚至連修個燈泡的對話,到後來都會「喔,原來如此」。



沒有你的生日》感人的地方,也在於前面要先體會這些家屬在生活上跟別人以及彼此的互動方式,到片末的生日會才會跟著感染情緒。最主要要看的兩個角色還是爸爸跟媽媽,他們的狀況完全不同,但並不表示誰就一定比較心痛。我們通常都會覺得自己最有感受,都會覺得別人不了解我們,但,換個角度想,我們又知道別人的感受嗎?也許我們看到別人嘻嘻哈哈會感到不舒服,但我們怎麼知道他們是不是也經歷了極度的傷痛,但決定用快樂的方式繼續走下去,讓天上的人放心?



沒有說出來的,沒有人猜得到,所以我們對別人的評斷,都是我們自己的推測,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印象、價值觀等等推測的,會有多準?
電影前半就讓我們看到幾個角色各自的表面狀況,我們觀眾也一樣在猜他們的心情,一直到了生日會時,我們也才跟劇中人物一樣,了解到原來每個人跟死者都有著他們自己的獨特關係,也都有他們的不捨,我們認識的死者(不論跟他有多親)都只是他的一部份,我們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大家齊聚一堂,把他跟各種人的相處拼湊起來,是蠻不一樣的感覺,並不會覺得好像自己的重要性降低了,而是因為了解到別人有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感受,而更願意打開自己,跟大家一起療傷。



雖然說沒有一個人能夠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感受,但我們至少還是可以了解這件事,了解大家都有別人不能了解的感受,光是這樣的認知,就能減少讓我們陷入自怨自艾且不願接受他人幫助的封閉當中,讓之後的路走得更正面些。

這是一部要花時間體會的電影,需要一點人生經歷,曾經失去過重要的人會更有感受。如果能夠體會,到了電影最後一段,會有漫長一段情緒滿滿的感人橋段,讓大家洗洗眼睛。

本期焦點-【v.702】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