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男孩》:今天跳舞也打仗。
《搖擺男孩》幾場剪接會讓我想起《進擊的鼓手》,俐落又乾脆;姜炯哲導演的場面調度突出,幾段尬舞戲都有看頭,根本是韓版《西城故事》,結局收得很有力量,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只是理想狀態;藝術因政治而生又因政治而死,才是最現實的模樣。
「多數俘虜選擇留在南韓就是勝利,如果多數俘虜選擇回去北韓就是戰敗。」
韓戰期間,美軍在韓國巨濟島設置俘虜收容所,為宣揚自由民主比共產主義更可貴,俘虜營所長交付一項任務給曾是百老匯首席舞者的黑人中士傑克森,要他成立一支踢躂舞團,好讓外媒記者看看俘虜營思想多開放多麼重視人權;傑克森好不容易湊齊舞團成員,包括:不小心誤上敵車的南韓百姓姜秉三、一肩扛起照顧弟妹重擔的女孩楊判萊、來自中國解放軍的小胖、還有北韓戰爭英雄盧奇振的弟弟盧奇秀;這五個人(包括傑克森),種族不同、國族不同、目的不同、理念不同,他們能否放下歧見,舞出一片天?
姜炯哲導演的《搖擺男孩》,前半場輕鬆幽默,奇秀是北韓人民英雄奇振的弟弟,即便第一次看到傑克森跳舞就深被吸引,他還是得佯裝對美國舞蹈沒有任何興趣,然而身體不會說謊,只要聽見音樂雙腳就會不由自主地打起節拍擺動起來;只是,傑克森的舞團有反動份子有美國軍人有中國解放軍,跟他們一起跳舞一起表演,肯定會讓北韓同胞感到失望也會讓自己感到羞恥(美國是邪惡帝國啊),因此奇秀只敢私下練舞,他的腳下功夫越是熟練,對踢躂舞的愛就越深;《搖擺男孩》前半場聚焦在奇秀如何精進他的舞技、他與團員間的磨合;喔,還有他和同樣熱愛跳舞的美國大兵傑米等人的衝突與尬舞等。
《搖擺男孩》進入中段,影片調性趨向嚴肅,北韓、南韓、美國、中國一家親的假象很快被打破,我們從種族看到白人與黑人與亞洲人間的衝突、我們從國族看到南韓與北韓與美國與中國的不睦、我們從戰爭看到小人物如何掙扎求生的無奈、我們從各派領導人的暗中較勁與算計,看見俘虜營內即將上演和俘虜營外相同的戰爭劇碼;權力者利誘弱勢者、內鬼密謀反抗、密告者渴望得利等,各方人馬交織出一幅牽一髮動全身的精采好戲。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如果沒人知道這是什麼,就不會有人被殺或是殺人了。」
《搖擺男孩》中段劇情大翻轉,一度讓我有些錯愕與不適應,但隨著劇情進入第三幕,我們開始明白中間這一大段與舞蹈關係不大的情節發展,其實更加緊扣住電影探討的主題,關於權力者的無情與小人物的悲情、關於邊界與國族與身分的限制與對立、關於甩脫不開的群體壓力、關於戰爭只是用來追求私人利益的手段、關於英雄與狗熊都是被利用與犧牲的一枚棋子(我非常喜歡盧奇振這個角色設定,既悲傷又諷刺)、關於放下歧見的你我如此相似、關於音樂藝術舞蹈具有打破藩籬的力量,只是人們又會用各種標籤劃分彼此傷害彼此隔開彼此、關於亂世中追夢的難能可貴與夢想遭遇現實便很容易墜地的悲傷等。
《搖擺男孩》的結局收得很有力量,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只是理想狀態;藝術因政治而生又因政治而死,才是最現實的模樣(片尾那隻發著寒光的踢躂舞鞋是最強而有力的控訴)。
南韓不斷交出高水準商業片,《搖擺男孩》展現南韓電影在技術面的日益精進,無論是攝影或視效或美術或剪接都很令人驚艷,《搖擺男孩》有幾場剪接(包括結局)會讓我想起《進擊的鼓手》,俐落又乾脆;姜炯哲導演的場面調度突出,幾段尬舞戲都有看頭,根本是韓版《西城故事》來著,另外,片中的踢躂舞表演,有著讓人在看片當下想要跟著銀幕人物一塊跳舞的衝動;演員也是《搖擺男孩》的亮點,飾演奇秀的都敬秀,能演能舞,能強悍能柔情也能耍萌(一秒臉紅那一幕太可愛了),非常搶眼;飾演傑克森的Jared Grimes,一跳舞立刻展現明星魅力,讓人為之著迷;飾演判萊的朴慧秀,片中唱歌跳舞的部份都是自己來吧?表現令人驚喜!
最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類似的感覺,就是亞洲電影裡只要有歐美演員擔任要角,他們出場的橋段都會和電影調性有些違和感,即便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Thomas Kretschmann與南韓演員的幾場對手戲,還是會讓我感到些許尷尬(雖然不嚴重);《搖擺男孩》大概是少數亞洲電影裡,東西方演員共聚一堂而沒有太明顯違和感的作品吧。
相關文章
- 《搖擺男孩》,這就是戰爭啊! (2019/01/16)
- 《搖擺男孩》那該死的思想主義 (2019/01/11)
- 《搖擺男孩》足下踢躂捲風雲,戰火奪命情長存! (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