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大象席地而坐》:世界啥時開始越來越歪斜


個人還蠻喜歡多段故事平行描寫後,一一交織疊出美麗紋路的敘事手法,藉著韋布、黃玲、于城、王爺爺這四個人物的視角,其毫不起眼,有些悲慘的生活,娓娓道出各年代在社會上各自所面臨的困境,像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或許不是不動,而是無法動彈。

片子蠻多背影的鏡頭,踽踽獨行在地方的大街小巷,引領著觀者進入他們如荒原的世界,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求助無門的窘迫,像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或許不是不動,而是無法動彈,甚至搞不清楚什麼時間開始變成這樣,儘管導演試圖在每個場景中一鏡到底,讓觀者仔細瞧瞧細節看見問題何在,但仍遍尋不著,或許我們都做了當下認為正確的選擇,但拉長遠來看,卻未有斬釘截鐵的絕對,有的只是奮外想要存活的心思罷了。那種無法活得如自己所願的無奈瀰漫整部電影。這是《大象席地而坐》。

個人還蠻喜歡多段故事平行描寫後,一一交織疊出美麗紋路的敘事手法,這個故事便有這樣討我喜歡的特性。藉著韋布、黃玲、于城、王爺爺這四個人物的視角,其毫不起眼,有些悲慘的生活,娓娓道出各年代在社會上各自所面臨的困境。唯別認為編導會給他們有任何轉機,反而他們所有的努力,甚至唯一的精神支柱都會被時間及命運的無情洪流給沖刷消逝,讓他們看起來形同困獸之鬥般,越想要存活卻越糟,於是離開或許是個選擇,因此去見席地而坐的大象便成為他們希望的口號,一個具象的象徵。


我原本以為他們只是相當不幸運的一群,老天沒給他們一絲一毫的曙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情事層出不窮。導演毫不妥協的四小時,或許用意就在於必須要有足夠的敘事份量才能撑起如此持續低迷灰暗的狀態,連電影色澤也有所呼應地定調,甚至在每個場景採用一鏡到底的手法,幾乎是貼身跟拍的鏡位,讓觀者融入角色的情緒,體會命運的無情,沒有躲避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是要讓觀者感同身受明明是為了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但卻總是以不同的姿態迴光返照,而不禁懷疑到底啥時開始,怎麼導致今天如此地步的呢?

說實話這番體悟也是到于城終於抓到韋布那一場戲,才份外有感。原本于城是想放了韋布的,但奈何他那被于城弟霸凌誣陷的同學黎凱卻一槍斃了于城......這場戲有幾個感觸,其一:到底黎凱怎麼從懦弱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呢?對應韋布,互文黃玲的狀態,觀者試圖從劇情脈絡中爬梳出真正的原因,似乎略知一二,但好像沒有那麼單純,甚至包含于城及王爺爺,導演並未說出口的背景,或許早就開始點滴傾斜,只是渾然未覺吧!?其二是黎凱沒看到于城的寬恕,這也回應了影片大部分以背影鏡頭跟拍與長鏡頭的處理。


人就只能看見眼前的景象而妄下斷論......等等的各種動搖而做出可能當下看似正確的決定,於是我們就會以為人生是那麼的破爛,而忽略了眼前曾經閃爍的光明,因此再度回首整個故事所敘述刻劃,那不留情面的命運時,驀然覺得整部電影在灰暗之中仍透露著曙光,只是電影裡的角色們有沒有把握住罷了,包含了這幾條故事線交錯的彼此扶持,與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維度讓過來人的經驗揮發開來的同理及慈悲。

因而最後一場戲,前往看大象的路途上,眾人下車休息,僅憑藉著車燈照亮的一方小天地裡踢起毽子來,此時遠方傳來大象的鳴叫,有種又提起面對生活是團爛泥的勇氣。就像王爺爺說的,我們也不確定逃到別的地方去是否一切就能順風順水,留下來面對才能解決好這裡的問題;韋布說的去看看,不過是探出頭來,呼個不一樣的空氣,多些新的刺激,才不會回來現實後,再度落入過度偏執的窠臼裡,掉進欺騙個誰的陷阱,或許便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90】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