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先鋒》已知事實背後的心路歷程
先說一下期待方向。《登月先鋒》並不是爽片,而是真正體驗到身歷其境的緊張跟屏息感。它的好是在於真正去了解起起落落的過程,不是只看關鍵時刻,跑過42公里的馬拉松,才知道越過終點線的滋味,跑者的心情。
看完《關鍵少數》之後,我對於登月的認識從只知道阿姆斯壯太了不起,轉換成其實背後好多無名英雄,光是計算這些數字就是多大的工程。然而,看完《登月先鋒》之後,又再做了一次校調,原來阿姆斯壯也還有這麼多我們無法體會的心路歷程。
先說一下期待方向。《登月先鋒》並不是爽片,它有相當讓人屏息的真實感,可是那不是娛樂式的爽,而是真正體驗到身歷其境的緊張跟屏息感。
而要有這種感受的形成,除了導演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之外,還有了解角色的過程也很重要。片長超過兩個小時,從阿姆斯壯剛開始加入相關的計畫以及家庭講起,到最後上月球其實是一段很漫長的路,並不只是訓練辛苦,太空人還要面對同事在任務中喪生的壓力,太多變數不是他們能控制的了,一個數據出錯可能都還沒離開地面就…;就算離開地面了,還是有無數可能發生的狀況,狀況發生時在那種高壓條件下能多冷靜做緊急處理?
《登月先鋒》塑造了一種很棒的體驗,需要大銀幕配合,感受自己身在火箭中的情境,以及登陸月球的景象,感受度會受到畫面大小影響,進戲院並不是因為它動作滿滿。事實上它是劇情片的步調,不能只是期待高潮不斷,這樣可能會悶到,畢竟這是真實故事改編,路程不會遇到外星生物或是發生戲劇化的神救援。所以大銀幕的用途其實主要是發揮在幾個任務跟最後的登月而已,其他時間觀眾還是要很…文靜地看事件中的人物,以及他們身邊受到影響的人。畫面的部分也用了陳舊的感覺來配合時代。
《登月先鋒》讓我們看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層面,登月的這個機會可能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除了實力,真的還有運氣成分,選上了一次失敗的任務可能就結果就是犧牲,而且以當時的技術(比我們現在手機的技術還落後)要做這種從來沒做過的大躍進,有多少不可預期的變數,心理負擔絕對很重,還有外界的壓力,更不用說自己的家人會怎麼想了。
阿姆斯壯的妻子就說,她只希望他能在家陪著家人,陪著孩子長大。但人生不可能盡如人意,都是取捨,成就的背後一定有犧牲,而一個人的決定多少都會影響到跟他有交集的人,這些人也有感受也有情緒,面對完全未知的未來,我們只是剛好看到一個成功的例子,並不表示成功是必然的。
《登月先鋒》是一部需要看角色、同理角色,然後再來體會登月過程的電影,也就是說劇情的成分不少,動作片觀眾不是不適合,只是要多給它一點耐心,因為它的好是在於真正去了解起起落落的過程,不是只看關鍵時刻,跑過42公里的馬拉松,才知道越過終點線的滋味,跑者的心情,不是等在終點線旁歡呼的群眾能夠體會的。《登月先鋒》在做的,就是幫我們補足已知事實背後的心路歷程。
所以…帶著一種願意去了解的心情,來看《登月先鋒》吧,如果你能融入,那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會讓你的心跟著悸動,那句耳熟能詳的「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會讓你聽到鼻酸。我不是美國人就很有感了,我相信如果親自走過那個時代,曾經守在收音機旁邊等著消息的人,一定會更多的連結感。
任何一件事,不論是好是壞,不是當事人都有太多無法知道的過程,就連登月這麼重大的事,我們又知道多少?或許平時在評論任何人事物之前,可以先提醒自己這一點。
相關文章
- 《登月先鋒》家喻戶曉事蹟的重新詮釋 (2018/11/15)
- 《登月先鋒》追求那一道渺茫的光線 (2018/11/05)
- 《登月先鋒》:帶我上月球。 (2018/10/30)
- 第一個最好-《登月先鋒》 (2018/10/29)
- 阿姆斯壯在月球留下的物品?關於《登月先鋒》幕後6件事 (2018/10/25)
- 影評《登月先鋒》:乘載著悼念、燃燒著執念,火箭升空! (2018/10/23)
- 《登月先鋒》悲傷止步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