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一家一世界-《小偷家族》


透過這一個「家」裡不同人角度,帶出整個社會存在不同的問題,難以被發掘並處理的「家庭暴力」、「獨居老人」、「逃家的青少年」以及在社會底層不受保障的打工族等,呈現社會邊緣人物的生活,以同情但不煽情的鏡頭,將當今社會的現實揭露出來。

去西門真善美看了是枝裕和的新片《小偷家族》。大概是因為是枝裕和在台灣已經累績了不少觀眾,加上今年金棕櫚的加持(以及在日本本土票房與口碑),下午兩點多的場次,竟是我在台北這幾年於真善美戲院觀影見過最多人的一場(估計應是滿場)。雖然我左邊和左邊的左邊兩位朋友,中途一直開手機看時間,電影結束之後還討論了一下劇情(似乎有一人不是看得太懂),但我仍相信這部電影是適合大眾又不失精彩深刻的電影作品。

電影從像是父子去超市購物開始,勾勒出他們與常人一樣逛街買東西、攜手回家的日常景色背後,特殊不凡之處。他們帶著熱呼呼的可樂餅,把路上遇到的可憐女孩帶回到在大廈間一棟陳舊平房,全家人泡了麵配著熱熱可樂餅,聊起話來,親密而奇異。女孩莫名地留了下來,成了這不平凡家族的成員,卻使得聰明的男孩祥太對這個「家」產生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感受。


自從成為是枝粉之後,就時常覺得是枝裕和的電影像是論文。電影總是有一個很明確的提問,然後用很真實場景慢慢地、抽絲剝繭地去回答。今天看《小偷家族》,這樣的感覺更是強烈,甚至想起研究所的老師跟我說過「文化史」是一個有趣的東西,因為「文化」是看不見的東西,所以要透過看的見的東西去展現。

什麼是看的見的東西呢?老師沒有說,只說「透過一粒沙去看到整個世界」的譬喻。他說:「我們都以為是我們眼見一個個的東西組成了世界,但其實不是。就佛教看來,不是一個個東西組成了世界,而是世界存在所以有沙存在。因此我們可以從一粒沙看到整個世界。這個道理還可以用廟宇建築說-如果沒有整個建築,柱和樑原來只是樹木。」他認為層層深入的歷史敘事,可以把「一沙一世界」的道理展現出來。然後建議我去讀讀《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魔西與一神教》與《馬丹.蓋赫返鄉記》,看看他們怎麼樣從一些實際的東西去分析出「整個世界」(或者說是「文化」)。

小偷家族》讓我想起老師的話與這些著作。它談「家」,不單是過去是枝裕那些著名作品對「家人關係」的展現,且是對「家」一概念的思考;它談「家」也不停在概念,而是透過這一個「家」裡不同人角度,帶出整個社會存在不同的問題(難以被發掘並正當處理的「家庭暴力」、「獨居老人」、「逃家的青少年」以及在社會底層不受保障的打工族等)。

當然,電影仍是電影,沒有像論文一樣把前後關係全盤拖出,但《小偷家族》以不評判呈現社會邊緣人物的生活,以同情但不煽情(還是有一點試圖感動人,但點到為止,不至於過度)的鏡頭,將當今(日本)社會的現實揭露出來。因此,《小偷家族》裡的「家」就像是我老師說的「沙」,因為「世界存在所以有沙(家)」,我們仔細地去看這一個「家」,我們看到的不單是「家」而是「整個世界(或者說是「文化」)」。


#是枝裕和電影的好看應該已經不用多說了
#角色的精彩應該也不用多說了
#雖然不是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部但應該也有前三了
#好吧應該沒有人關心我的排名
#去看就對了
#手比愛心

作者:盲羊 【這裡是我的樂園】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64】 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