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史達林死了沒?》,來互相傷害啊!


《史達林死了沒》同樣從惡搞這點出發,卻不像《吸特樂回來了!》那樣用穿越時空的方式拋出問題,而是忠實呈現一個歷史故事,只不過添加了大量的惡搞成分,讓這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成為逗樂觀眾的小丑,同時卻不會偏離歷史、完整交代給觀眾知道。

史達林死了沒?》讓人聯想到前年上映的《吸特樂回來了!》,以惡搞德國元首希特勒為賣點,讓離世多年的希特勒「復活」降臨到現代,水土不是很服的他仍舊以他統治德國的方針看現代社會,也因為他的出現讓德國颳起一陣旋風,電影透過這樣一個奇妙的故事設定,點出德國當今所面臨到的處境,不是國際上的,而是德國政府與德國人民自己,那種心裡徬徨、苦尋的、他們最想要的未來。《史達林死了沒》同樣從惡搞這點出發,卻不像《吸特樂回來了!》那樣用穿越時空的方式拋出問題,而是忠實呈現一個歷史故事,只不過添加了大量的惡搞成分,讓這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成為逗樂觀眾的小丑,同時卻不會偏離歷史、完整交代給觀眾知道。

電影以蘇聯前領導人史達林逝世的1953年為背景,描述當史達林倒下後黨內所爆發的權力鬥爭,許多親信如赫魯雪夫、貝利亞、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米高揚、卡岡諾維奇等人均參與其中,其中又以赫魯雪夫與貝利亞鬥的最兇。而《史達林死了沒?》設計各種橋段讓這些明爭暗鬥變得滑稽無血腥,雖然不知道有幾成部分是用來搞笑所添加的,但在查找了許多資料後,是能發現電影惡搞歸惡搞,終究還是繞著歷史再做變化,許多地方和你我熟知的歷史是相符合的,例如當貝利亞被秘密槍決時,赫魯雪夫所念的一長串有關貝利亞的罪狀,其中包含強姦多名女性(甚至未成年者)等道德敗壞之事等。還有如赫魯雪夫拉攏著連史達林死後短暫擔任領導人的馬林科夫在內的諸名親信,設計陷害野心不小的貝利亞,而最有趣的是,根據歷史紀載,謠傳是貝利亞下毒毒殺史達林,當史達林失去意識時,貝利亞曾悄悄在他耳邊咒罵他,可當史達林清醒後,他立刻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更親吻他的手指希望他早日康復。這一幕《史達林死了沒?》有拍出來,本以為只是橋段設計之一,沒想到是真有可能發生的真實。



2月28日當晚,史達林邀請身邊親信在私人別墅舉行宴會,而在稍早他致電到廣電局,希望能夠拿到演奏會的現場錄音,負責人聽聞後緊張的叫樂團和觀眾別走,趕緊再演出一場好讓他能夠錄音製成唱盤,豈料當他要把唱盤交給史達林的手下時,負責演奏鋼琴的音樂家卻執意要在裡頭塞進一封她的「愛慕信」,在宴會結束後,史達林拿出唱盤,也將這封信紙打開,在看完這封信後沒多久,史達林就整個人倒下,駐守在外的士兵因不敢擅自進房,於是就在外頭站了一天,直到隔日清晨傭人送早餐進房,這才發現史達林倒在地上動也不動。眾親信接獲消息後紛紛趕至,第一手接獲消息的貝利亞,為了調換史達林訂下的(逮補)名單,於是要求史達林宅中的士兵、傭人不得外洩消息,在他把名單調包完後,其他人還是得到了消息趕到現場,在史達林根本還沒死的時候,眾人卻開始談論著繼位者,爭奪戰煙硝味自此飄散在周圍空氣中,而不久後史達林「如他們所願」的永遠闔上眼睛,副手馬林科夫坐上了大位,成為新的領導人。

只是當史達林離世後,其各種政策甚至於後事籌辦,都成了權力鬥爭的一部份,野心勃勃的貝利亞率先出擊,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幾乎佔了上風,就算「目前」最高權力擁有者是馬林科夫,但這位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企圖尋求與美國和解的溫和派,在其他黨內強硬派的眼裡看來根本不是威脅,甚至於到了後來貝利亞死後,馬林科夫沒多久便被拔掉職位,更糟後來奪得大權的赫魯雪夫流放,當然這就是後話了。總之,馬林科夫在這段時間裡並不是貝利亞與赫魯雪夫的鬥爭阻礙,可兩人卻都想在實際上獲得掌權者馬林科夫的支持,一人走明一人走暗,兩人在會議上談論史達林的政策互不相讓,明顯發話權總被搶走的赫魯雪夫,淪為籌備史達林喪事的負責人,心有不甘的他反倒利用這個機會,藉開放人民聚集在紅場的列寧墓中瞻仰史達林尊容,連夥蘇聯元帥朱可夫,將所發生的紛亂全推給內務人民委員部(警察機構)首腦貝利亞,更於不久後靠著其他罪狀將之起訴並秘密槍決,這場因史達林之死而起的權力爭鬥才得以暫時告一段落...



對歷史沒興趣的人,每當翻閱起歷史課本、偉人叢書便是提不起勁,可《史達林死了沒?》卻翻轉人們對於歷史的認知,用著惡搞的方式呈現,讓人被設計橋段逗得拍手叫好的同時,竟也悄悄對於這段歷史有了初步了解,即使它小幅度更動(好讓電影更添趣味性),依舊還是蘇聯史上重要的一段歷史,而觀眾得以用這樣的方式去看這段歷史,何嘗不也是一件與電影同樣荒謬又好笑的事情?

史達林死了沒?》比起性質相近的《吸特樂回來了!》來說更為輕鬆,因為後者放入較為沉重的社會議題與對國家本身制度的關心,最後的收尾方式更迫使你我去陷入思考,可說是一部思考性比趣味性來得大許多的黑色喜劇。而《史達林死了沒?》基本上就是在顛覆演出,就算有許多互毆、開槍殺人的微血腥畫面,但一切都還是建立在「好笑」之上的,說它是部能夠讓人在樂趣中學習的電影,好像一點也不為過,至少我在看完了這部電影後,回家查了很多關於這段歷史的資料,關於這些出現在電影裡的角色們的經歷等。

不過我會滿建議先去了解這段歷史背景,在看電影的時候才能更快速吸收大量訊息,因為常常有時候有些人名與職務只被提到一兩次(且還是字卡帶過),加上俄國人名都很長,很多時候都要花時間連線這個名字要對上誰很燒腦(像我這個歷史白癡第一次聽到貝利亞這個人...),除此之外,若你熟悉了歷史,對於許多行動與政策、每個動作的用意才不會霧煞煞。但若事前沒做好功課,事後再回家複習倒也是個觀影後的一點樂趣。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52】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