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向自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韓國電影只要看到宋康昊的名字,那部電影基本上都有中上的水準,不同於《正義辯護人》的義憤填膺,《司機》一片強調的是小人物,我們只能看到改變歷史的人,卻從來沒有注意到,是因為那些身邊的小人物幫助,才能讓這些英雄改變歷史。
已經養成習慣,只要在韓國電影的演員名單裡面看到宋康昊的名字,那部電影基本上都有中上的水準,這一回演出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3年前的《正義辯護人》的互通聲氣,同樣都有提到戒嚴時期底下的518光州事件,雖然沒有《正義辯護人》來得熱血宏觀,《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用小人物的視角看待這一切,金萬燮司機,也就是金四福司機(宋康昊 飾演)是個凡人,不懂政治,不在乎人權,他只是希望能救出自己的乘客,讓不公平的事情公諸於世。
這樣一個簡單的念頭,讓《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眾多反派人物刻意被平面化,沒有任何反派有發揮空間,過於冷酷的秘密警察僅用來劇情交代,刻意放水的路障軍人還比較有演技發揮空間。
這是必要的,因為《司機》一片最重要的是主角群,不同於當年的記者尤爾根辛茲彼得(湯瑪斯科瑞奇曼 飾演)所寫,設定被更改的金四福,從一開始就得知自己的使命,英文、日文也相當流利。
但到了這部電影,金四福卻順應宋康昊的小人物氣質,改編為浮躁、英文差及貪財的司機,刻意讓兩位主角之間的對話變成雞同鴨講,製造出許多突梯笑點,然而有些情感是不需透過語言翻譯,出生入死時,你容易將身邊的伙伴,記得更為清楚。
《司機》變得更為戲劇性,雖然是短短兩天的故事,不過透過金四福的心情轉折,即便對這個資本社會不滿,但他心裡依舊是個質樸的好人,同樣的,身邊的人也都是這樣,會當面羞辱他的房東太太,照顧他的女兒同樣不遺餘力,僅有數面之緣的光州計程車司機,也願意拔刀相助。
我看到這裡,突然就發現了,不同於《正義辯護人》的義憤填膺,《司機》一片強調的是小人物,我們只能看到改變歷史的人,卻從來沒有注意到,是因為那些身邊的小人物幫助,才能讓這些英雄改變歷史。
金四福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物。
他不是英雄,個性怯弱,外型平凡,並無突出能力,但是金四福就是有辦法讓所有觀眾都認同,片中一段讓他獨自回到首爾,邊開車邊唱著歌,卻慢慢哽咽落淚,到最後情緒潰堤,趕緊回頭拯救辛茲彼得,那一長段戲被宋康昊演得絲絲入扣,果然國民影帝就是了得。
歷史是獻給誰的?當我們看到《軍艦島》、《太極旗生死兄弟》或是《JSA共同警戒區》的英雄,看外型傑出的他們驍勇善戰,卻很少關注身旁那些相貌平凡的小人物,沒有他們,也不會有後來的歷史。
《司機》到了片尾有一大段飛車追逐戲,雖然刺激,但節奏整體上跟這部電影不太搭,反倒影響了故事的小人物特質,但後來想一想,某方面來說,《司機》想強調的,或許也是曾經熱血抗爭的我們,是擋在車子前面的人,是那群不自量力的計程車司機,也是光州的每一個民眾。
在電影裡,雖然金四福從此消失在人群之中,辛茲彼得回到德國,將韓國政府的暴行公諸於世,一直想回到韓國感謝金四福,無奈金四福當初給他的是假名及假電話,不願再度公開露面。
多年以後,他的兒子金承必在推特上發文,公開露面,並出示照片證明自己的父親就是金四福,也強調當時父親給的是真名,只是在茫茫人海中,資訊不發達,讓辛茲彼得難以找到金四福,事實是金四福在光州事件結束後,為了安全考量,決心隱姓埋名,又因為酗酒,而在光州事件的四年後罹患肝癌逝世,辛茲彼得到過世之前,也未能見到這位老友一面。
那畢竟是現實,電影圓滿的是人生,電影最後讓金四福開著計程車,凝望著辛茲彼得的照片說:「老友啊,我也很想見到你。」隨即開往星光燦爛的車陣裡,他的計程車開向無邊無垠的自由,那就是幸福。
相關文章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外國記者與本地百姓 (2017/09/29)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我「只是」個...。 (2017/09/18)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感動背後依然存在的問題 (2017/09/13)
- 藍祖蔚專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初心與素心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