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愛世界》愛無藥可醫!
《禁愛世界》裡的國度彷彿是販賣靈魂給魔鬼的浮士德,看似無關緊要之物,往往才最重要。失去感覺的人/殭屍,在愛情的包覆下重新尋回人性。不覺得《禁愛世界》跟同是Nicholas Hoult主演的《殭屍哪有這麼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大戰過後,倖存人類設下禁令,人與人之間不准有感覺不准有愛有情。
愛,是絕對的禁忌,凡是對他人產生情感波動者,都被視為「愛流感」患者,他們被社會視為潛在危險,患者必須服藥抑制情感或接受隔離。
抽離掉情感的社會,不見爭執只有禮讓;抽離掉情感的社會,即使死亡就在眼前發生,人們也不會驚慌失措,只會理性討論意外對生活的可能影響;抽離掉情感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被簡化到「群體社會的一份子」,個人的獨特性都被消磨殆盡。
然而,在這個禁止人們擁有「感覺」的社會裡,賽勒斯戀上了妮雅,他們兩人因為愛情而茁壯而勇敢而敢於反抗所謂的理性文明......。
《禁愛世界》差不多是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主演的《重裝任務》文青版,不管是影片節奏或場景或音樂或色調或演員表現方式,都很文藝很擺味道;影片沒有太多暴力場面(死亡也是乾乾淨淨),人物互動沒有太激烈情緒起伏,導演Drake Doremus透過溫和的對白與動作,把抽離掉情感的國度給描述地既冷酷又恐怖。
《禁愛世界》藉賽勒斯與妮雅遭遇到的挫折與打壓,向觀眾提問:如果只要犧牲掉一點點自由(消除感覺/愛/關懷),就無需擔心戰爭或生命可能遭受到的威脅與傷害,那麼您願不願意在這樣的世界生活?
《禁愛世界》裡的國度彷彿是販賣靈魂給魔鬼的浮士德,看似無關緊要之物,往往才最重要。
沒有感情(靈魂)的人們,更容易被掌控也更易於被操弄,因為感情(靈魂)定義了「我是誰」,沒有了感情/思想,也就沒有「我」的存在。
(底下有提到結局喔)
電影裡,賽勒斯與妮雅攜手對抗強權只為跟心愛的人長相廝守,他們的愛情故事令人聯想起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兩人甚至學起羅密歐與茱麗葉,上演一段「陰錯陽差的死亡戲碼」。
不同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收場,《禁愛世界》結局,被注射「抗愛」血清的賽勒斯,似乎在妮雅的愛與信任下,再次「擁有人性」,兩人小手輕輕一握的畫面,像在宣告:愛(情感)是人類天性,愛,存在人類血液與基因中,無藥可治也無藥可醫。
我喜歡《禁愛世界》的結局,愛終能克服所有難關與困境,非常地正面與樂觀。
失去感覺的人/殭屍,在愛情的包覆下重新尋回人性。不覺得《禁愛世界》跟同是Nicholas Hoult主演的《殭屍哪有這麼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可惜《禁愛世界》對於「人類該不該擁有愛/情感」議題,並未提出更有力或更有趣的觀點。
《禁愛世界》一直在強調愛的可能性,但它同時忽略了愛可能產生的殺傷力。(雖然電影有提及「感覺」對人類社會產生的致命影響)
我以為電影裡賽勒斯和妮雅的愛情關係之所以能夠快速且穩定發展,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於「沒有競爭對手」,他們生活在高壓統治社會,不能輕易對他人顯露感情,只要表錯情,就有可能被舉發並被歸類在「愛流感患者」,因此賽勒斯只敢也只能跟妮雅談愛。
不同於銀幕外的現實世界,賽勒斯完全不需要擔心妮雅有沒有可能在工作場合戀上新來的同事,而妮雅也不需要擔心賽勒斯會不會跟其他女性搞曖昧,「單純的環境」同時單純化賽勒斯與妮雅的愛情,讓他們的愛情關係看來純潔與穩固,也就掩蓋住愛情關係中常見的醜陋的一面,或許是佔有慾或許是嫉妒也或許是不安全感。
因此,看完《禁愛世界》後,我依然對「人類該不該擁有愛/情感」一事感到徬徨與難以抉擇;我們在《禁愛世界》看到愛情可能做出的最良善光輝美好之事(包括對受難者伸出援手),但我們卻也在現實人生,看見人類打著愛的旗幟做出的最最卑劣與難以想像的醜惡之事。
人類「值得」擁有情感嗎?人類「適合」擁有情感嗎?年紀越長,我發現自己對人類(自然也就包括了我自己),也越難投下信任票。
相關文章
- 《禁愛世界》愛,這件事情。 (2016/05/19)
- 《禁愛世界》愛你所選;擇你所愛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