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祖蔚專欄《戰地女記者》:生存法則
9月1日記者節來看《戰地女記者》(Whiskey, Tango, Foxtrot),其實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電影很寫實地揭露了記者存活的叢林法則,況且還是真人實事改編。
「戰地記者」這個詞,很多人都熟悉,「戰地女記者」只不過多加入一個女字,對前線實況的描寫就全然不同了。
記者節來看《戰地女記者》(Whiskey, Tango, Foxtrot),其實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電影很寫實地揭露了記者存活的叢林法則,況且還是真人實事改編。
《戰地女記者》的核心趣味就在於把「戰地記者」這個名詞,多加入一個女字,多了性別元素,就得已更豐潤電影素材。
戰地適合女記者前往採訪嗎?回答不適合的人,肯定政治不正確,也有岐視女性之嫌。因為,不管是女記者或男記者,面對的都是同樣問題,都先要跟得上戰爭節奏(才能保命),不但要適應異國文化(不能成為公敵),還要拚死在各國高手競相採訪的戰爭世界中跑出獨家(那是專業的最低要求)。性別不是必然條件,適者才能生存,卻是不變的道理。
女星蒂娜費(Tina Fey)飾演的戰地女記者金貝克(Kim Barker)如何克服前線的不適應症,「菜鳥」和「女性」兩個元素交錯進行,就比一般的菜鳥記者多了性別參數可資變化,尤其是那天晚上,看錯地址下錯車,沒戴頭巾的女性如何面對敵意男性的「文化」與「性別」不適應,確有風聲鶴唳的震撼效果。
金貝克原本是電視台後勤編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役,電視台需要戰地記者,但是人手不足,只能往內勤徵求志願,金貝克就像所有的菜鳥一樣,打鴨子上架後,不但遭遇兵變(不耐獨守空床的男友,搭上其他女人,還怨她老不在家,才會害他出軌),同業和採訪對象也都覬覦她的美色,飢渴前線的蠢動欲望與流水感情,則是既誠實又寫實的前線寫真了。
蒼蠅或鹹豬手都還是小事,最煩的則是戰事膠著,忙來忙去,小新聞不少,卻沒有打動內勤主管的好新聞,換言之,汗水沒少流,成天嗡嗡嗡,卻是窮忙瞎忙,編輯檯沒採用妳跳出來的新聞,沒有成就感不說,還怕老闆失望,砸了飯碗,那種看不見的職場壓力,則是另一場小戰役了。
軍人需要戰功,記者需要獨家,前線有戰事,就得派記者,一旦戰績平庸,記者就得找出有看頭的觀點切入,否則就成了閒人(或者是被嫌的人)。《戰地女記者》用側筆交代出記者拚獨家去採訪反叛軍領袖,讓軍方得能鎖定目標發動高空狙擊,這是「安排」,抑或「巧合」?採訪道德是一回事,最有「看頭」的新聞被別人「獨家」時,其他的戰地記者如何面對編輯檯長官的微詞?
電視記者往往是文字和攝影一組,中東前線往往還要加上司機與翻譯(能夠兼任最好),少了團隊默契就難成事,另外,則是要和軍方保持暢通管道,否則缺耳少鼻的,最多只能跟著火光跑,只能做跟屁蟲,就不會有人重視你了。人和,因此格外重要,人和的前提就是夠專業,夠勤快,別讓人家看不起。性別,因此既是潤滑劑,也可以是膠水,巧妙存乎一心。
不是軍人,只因遠赴前線採訪戰爭,就遇上「兵變」的金貝克,當然不能不面對身體與欲望的呼喊,她和記者男友馬丁費里曼(Martin Freeman)之間如果只有肉體溫度,也就乏善可陳,因此電影讓馬丁費里曼聞嗅到新聞線索,隻身涉險採訪,成為戰俘人質。金貝克如何運用關係和美色,讓美軍確悉情資,也願意出兵救人,就形成了電影旋乾轉坤的關鍵:救人是人性,情義兼顧;救人,卻也同樣成就了一則動人新聞。此時,記者究竟是「採訪」或「導演」?其間分際就很難畫分了。
正因為《戰地女記者》是從女性觀點出發,美軍搶救人質的行動時特別搭配了「Without You」這首1970年代的情歌,陽剛戰火搭配似水柔情,乍看之下完全不搭調的音樂美學,卻因此成就了前所未見的化學效應,還真是值得參考的配樂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