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Just Do It.」的三種台灣新女性
《女力》+《夏天》+《親愛的,你好嗎?》,三個導演,三種敘事風格,三個專業且獨特的「女力」。
NIKE金馬影展《她。Just Do It.》電影播放前,Nike請三位導演大致介紹了自己的作品。
第一部是由十分年輕的女導演陳映蓉所拍攝的《女力》。 陳映蓉今年才26歲,已經拍過兩部叫好叫座的喜劇《十七歲的天空》、《國士無雙》。這次的《女力》延續她一貫自由、輕鬆又帶點無厘頭的敘事風格。以一群基本班底,搬弄MV式的神奇開場:女主角由翩翩登場的美少女,轉成為撿耳環抬起卡車怪力女孩。
劇情接著以瓊瑤愛情式的纏綿手法,交代女主角孔壯麗(林孟謹飾演)父母的相戀、成家、努力生產的過程。導演刻意讓男女主角一身短袖地跨越四季、孔母生產時還將眼睫毛掉落臉頰,展露滑稽的瑕疵。孔壯麗從小便多次展現怪力,為怕女兒嫁不出去,父母帶她到一處神壇求救,從此在背部烙下「女命隨夫走」的印記,讓她時時可以警惕。
《女力》的核心可以從「女命隨夫走」這五個字去發散思考。「女命隨夫走」的概念可說是傳統女性思想的圭臬。孔母的愛情、孔壯麗對男友傅機(手無「縛雞」之力」?)的順從,再再服膺著這個概念。傅機的自私、輕挑、冷淡並沒有逼走孔壯麗,直到傅機在紀念日時展現「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本事,才真正傷透了孔壯麗的心,決定要將命運的掌舵權給討回來。(這不是就是反映「電腦寡婦」的景狀!)
、迷信、卡通似的橋段,讓觀眾在男女主角生活的互動細節中,體驗到性別權力的流動。女主角雖有神力,卻渴望平凡如父母的知心戀情;最後的覺醒以狂想的「神力女超人」任務做結。該片不大張旗鼓描述沈重的男女權議題,而以輕快、詼諧的節奏呈獻女性覺醒的過程。作為三片影展的開場白,給予觀眾輕鬆又飽滿的餘韻。
第二部女導演朱詩倩很的紀錄片《親愛的,你好嗎?》 翔實記錄了兩名女子關於愛情和生命的歷程。(女性生命的巨變很難脫離愛情)片中的兩名女子是導演的學生,導演以細膩且長達十多年的紀錄,剪輯了兩人的生命歷程。對比著青春時祺對愛情與婚姻、子女的憧憬,失戀及婚變的兩人更顯成長的透徹。
女主角力勻在決定離婚後給了自己三個禮物:新名字「力勻」、學舞蹈、學銀飾創作。有人說名字是種召喚作用,力勻「給」了自己一個新名字,同時也賦予了自己某種力量。雖然和孩子聚少離多讓母子兩人疏離焦躁(曾幾何時,忽略了孩子喜歡的顏色,又讓孩子對於家長會、遊樂園的親子時間感到不安),力勻還是堅持給孩子能力所及的關懷。
當力勻母子一同觀賞力勻懷孕時,兩人「最初的合照」,那畫面真令人動容。學舞蹈是力勻正視自己身體的第一步,這是力勻離婚以來,第一次和自己身體對話的契機。而做出自己腦海中的銀戒款式,則是脫下婚戒後,向自信邁進的開始。
力勻的好友雅竹剛結束了六年的感情,她整理了六年來相戀的點滴,複製了一份回憶給變心的男友;她決定把心思多放在自己身上,為房間粉刷了自己喜歡卻一直不敢嘗試的顏色。她還去學做蛋糕,第一個成品當作力勻的離婚禮物。
「主動學習」開啟了和自己對話、成長的可能。當兩人走出甬道,拉開鐵絲網,吶喊著「我很好」時,其實正表示著漸漸走出生命的黑暗期,讓自我破繭而出。吶喊的那幕看得出來兩人還未真正解脫,但自我暗示的力量加上不斷學習,蛻變之日指日可待。
第三部則由是夏紹虞導演所創作的《夏天》 描寫一位女孩從在岸邊等男友衝浪、負責遞水的角色,到開始學衝浪,並決定離開男友自立的過程。故事很簡單,卻可引伸出兩性在施、受、主動、等待之間的微妙角力。女主角菲菲從等待的角色,到主動體驗男友「衝浪有如性高潮」樂趣的女孩。雖然這句話只是句形容詞,卻已不知不覺地將「性」給物化。
菲菲想知道「衝浪帶來的性高潮」是怎樣,男友卻對菲菲勸說「要性高潮,我給妳就是,別再去衝浪」。然而,男友可曾想過自己的自私換來的是菲菲漫長無聊的等待;若性高潮真可代替衝浪,為何他仍熱中衝浪而不疲?很多樂趣是不能取代的,角色關係也非得只能一成不變。
沈溺興趣不一定要拖另一個人參與,有時一個人的沈迷更能夠感受其中的興味。菲菲在離開男友後學會了自己一個人搭火車衝浪,但男友卻有了遞水的「新歡」,還驚訝於菲菲的獨立,進而主動輸誠。電影結尾是菲菲帶著自信走向男友的座車,但這一回,她有了隨時再出走的籌碼,因為她已經學會了獨立。 不同於一般運動品牌所強調的強悍、汗水與速度,Nike贊助的這三部女性電影,要凸顯的是:女性的強韌、自我定位與生命覺醒。不同的女孩兒各自展現了獨特且專業的「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