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角色,始終如一:專訪資深電影人李崗
少廳映演的紀錄片《阿罩霧風雲》上映兩周,全台累積票房已達一百多萬,成績頗佳。為打造本片而歷盡艱辛的監製李崗,侃侃而談監製生涯的心路歷程……辛苦和樂趣都有,當看到電影成品,心中的點點滴滴,更是難以言喻。


國片市場於90年代初期急速瓦解,當初大家還在吵商業跟藝術,只是,沒電影拍也沒得吵,最倒楣的是90年代到08年這時期的導演,從寫劇本到拍完電影,往往「上中下」一手包辦,「上游張羅人才、中游拍攝製作、下游還要發行,每個人要從上游做到下游。發行是最難的,因為檔期被好萊塢佔滿了。至於輔導金,你請不到還好,你請到就慘了,它不是給你全部,是給你一部分,很多都是押自己房子去拍。當導演時,你百分之八十在做製片的事情,忙了半天,結果沒人要發行你的電影……你不發行,還請不到輔導金的尾款,何況票房要五、六十萬才能拿尾款,再扒一層皮,過程是很辛苦的。」

李崗表示,導演這個角色,是很自戀、很自我,自信心超大顆的,你要去鼓勵他,要把火煽起來,還要小心別煽熄了。大家盡可能去打造導演腦袋裡的東西,衝撞出一個可行的進度,很多環節要去拿捏,是很累的一堂課。

他認為,電影這產業,從上一個年代走過來的,都比較悲觀,不騙自己的話,還真做不下去。其實現階段,台灣電影看起來市場好像有回升,但不論技術或概念,都比日本、香港、南韓,差上一大截,問題可多了。
在他眼中,現階段,大家一窩蜂搶攻市場,殊不知,觀眾來得很快、走得也很快。「不要用國片對抗好萊塢這個概念,除了好萊塢沒有地域性,全世界的電影都有地域性。不是只有全世界在對抗好萊塢,連美國獨立製片也在對抗好萊塢。「看看霧峰林家,台灣怎麼會沒故事呢?你沒有去挖掘而已啊!流行會不斷被淘汰、被取代,你要有思維的主體性,堅持多元文化,才能走出一條長久而穩定的路。」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0413】 2013/09/18
其他新鮮事兒

《真愛每一天》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9/18)

《被偷走的那五年》愛情的正面與反面 (9/18)

《科學小飛俠》為啥不能以身為惡魔黨為榮? (9/18)

《不勞而禍》挖苦上流社會俗不可耐的模樣 (9/18)

日本動畫巨匠-宮崎駿 (9/18)

《五月天諾亞方舟》不只是演唱會電影 (9/18)

《被偷走的那五年》為什麼一睜開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