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紀的感動,寶島歌王洪一峰


事實上,這裡發生的文化,經常在不同時期受到各國的洗禮而有多種面貌。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前,有幾位音樂家感於台灣的歌謠在懷日氣氛下漸趨沒落,開始致力創作台灣曲調。從此,一首首台語歌曲傳唱大街小巷,至今蔚為經典,「舊情綿綿」、「淡水暮色」、「思慕的人」、「寶島四季謠」,低沉渾厚的嗓音,透過起伏婉約情緒強烈的曲調緩訴情衷,造就台語歌發源與全盛時期,影響了無數後代創作者。他是人們推崇的寶島歌王─洪一峰。
在今天mp3、youTube盛行、彈指間即可獲得別人創作心血的年代,可能稍微難以想像,一壺茶水,幾張板凳,數顆電燈泡,在日漸黃昏的淡水河畔,下班後人們攢簇聚集,卻能造就宛如偶像簽唱歌友會的盛況,也許是喜愛音樂的同好共襄盛舉,也許是滿懷心事獨坐,打開音樂家親自抄寫的歌本,點唱一首「思慕的人」,在拉長的尾音中隨著夜幕低垂出神。
寶島歌王洪一峰,就是在這種走唱生涯中,練就深厚的音樂底子。無緣見到台南鹽水的父親,本名洪文路的寶島歌王,襁褓即隨母親遷居北港、一路來到台北。少時逐漸展露的音樂天份,受到師長提攜關注,16歲時,文路即開始打工負擔家計,枯燥沉重的工廠工作,讓他身上的藝術細胞特別發酵,除了幫人畫素描維生外,也開始自學樂器,在19歲時即寫下了「蝶戀花」一曲。

1957年,洪一峰進入台聲唱片,錄製了日本曲調改編的「山頂黑狗兄」,同年認識了作詞家葉俊麟,兩人開始合作寫歌。當時由於音樂市場上懷日風氣正盛,多數唱片公司不願出版由兩人自創的台語歌曲,不過由於洪一峰的名氣與唱片銷售成績,終於在1960年,亞洲唱片願意協助灌錄台語唱片,沒想到在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電台播送下,「舊情綿綿」在街頭巷尾傳唱,全台掀起一股洪一峰熱潮。

歌王洪一峰的傳奇人生,與台灣流行樂壇的發展密切相關,他的三個兒子從小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也都是現今娛樂市場中各執一方的大家。最近,由洪一峰小兒子,知名製作人洪榮良導演的電影《阿爸》即將上映,這部片融合了紀錄、音樂形式,含有豐富戲劇元素,從兒子的角度,帶領觀眾回顧歌王傳奇人生、發跡歷程,並一窺洪一峰複雜的感情世界以及晚年生涯。在建國百年之際,從歌王身上見證台語歌曲興衰歷史,重溫這些美麗的曲調、台灣人心中的共同美好回憶。
1996年,寶島歌王親自演唱成名曲
悲情的城市
洪一峰與洪榮宏父子同台演唱「思慕的人」
由洪一峰主演的《舊情綿綿》
洪榮良導演,寶島歌王傳奇人生回顧《阿爸》預告
作者:超小號
本期焦點-【v.0314】 2011/10/13
其他新鮮事兒

《牽阮的手》田媽媽的Love Story (10/13)

《活個痛快》知道生命有多長,是否就會改變過生活的方式 (10/13)

《星星守護犬》用心守護,用愛陪伴 (10/13)

《鋼鐵擂台》永不退縮的意志 (10/13)

《活個痛快》不狗血的生命自白 (10/13)

2011高雄電影節完全攻略(一)300秒抓重點-本屆雄影鳥瞰 (10/13)

辛亥革命:政治與藝術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