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往者之生》寓言感的電影,沉澱後的感動


對我來說《往者之生》很平,平到可以說沒有什麼力道,但卻會好像有些什麼埋藏在觀眾心底,然後慢慢的、隨著時間發酵,然後觀眾才感受到它那無形的力量。

沒有看過預告、只簡單看過簡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及預設立場就進去看了這部《往者之生》,卻意外讓我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受,那種有點沉著、悶著、被壓抑著的情緒,導致在看完電影的兩天後,我才有辦法提筆撰寫下這些文字。

這是一部需要沉澱的電影、我覺得。



它不像商業片會在看完之後,帶給觀眾滿足感,不像一般的影展片、藝術片,會帶給觀眾很多的思考與反省,也沒有太多強冠給觀眾的情緒──對我來說《往者之生》很平,平到可以說沒有什麼力道,但卻會好像有些什麼埋藏在觀眾心底,然後慢慢的、隨著時間發酵,然後觀眾才感受到它那無形的力量。

電影好看嗎?我想應該是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會被問的問題,《往者之生》是少數讓我回答不出到底「好不好看」的電影,說它好看、卻好像也沒辦法具體說出什麼,但是你又絕對不會想說它難看。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文宣上會說它是非洲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想就跟那部經典名著一樣,需要時間、需要沉澱,才可以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

就像《小王子》,小時候我們都不懂,長大後、卻意外的總會深愛它。

從都市漸漸帶到鄉村,從父親的安葬事情開始,劃開了整個故事,剛開場其實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音樂,對於音樂我並沒有太多涉獵,於是我只能敘述,那感覺是非洲傳統民俗的音樂跟旋律,帶有點宗教性的感覺,其實很能夠帶領觀眾到故事中。不過從故事開場,雖然從都市帶到鄉村的設計還蠻有跨越感,但是前段的鋪陳反倒讓我對於阿唐這個角色不太理解──應該說,其實看這部片時一直都不太了解這個男主角。

葬禮這件事情究竟是辦給死人、還是活著的人?之前看《無人出席的告別式》時,其實對於「葬禮」這件事情有很不一樣的想法。剛開場的阿唐父親葬禮跟大家對於安葬處七嘴八舌、還有多嘴的鄰居這個設定,其實不管在哪個國家應該都有這種現象吧。



整個故事很有寓言感,也因此在故事中的感情線其實我覺得很淡,剛開始我以為是以愛情為主軸,但後來才發現整個故事的主要情感似乎是著墨在親情身上,只是也不明顯。愛情故事的部分是有一點八股了些,有種台灣八點檔的感覺──不過阿唐與狄娜歐的故事,延伸出來的「家人」部分,我覺得是非常深刻的一環。

從阿唐父親的死、到狄娜歐對於自己父親的不理解(不過我覺得就故事看來,她父親不被理解的原因根本是觀眾有目共睹),看得出來故事的鋪陳跟結構是有經過設計的,但是整個故事的重心反而比較放在寓言感的設計上。狄娜歐的姊姊恩科緹這個角色的設定,其實也暗指了該地區民眾對於愛滋病的不甚了解,還有在非洲愛滋病的猖獗,這些都是蠻讓人深思的議題。

在大螢幕上,看到在台灣完全看不到的遼闊景致,坦白說那種視野真的是台灣的觀眾所前所未見,非常有震撼性。不過這樣寬廣的景色與風光,卻讓人聯想到了其他場戲中的落後──我注意到了阿唐抽菸時是用火柴點菸、以及房子是用茅草屋頂等等,都看得出非洲的依然落後。其實看起來是有點讓人不捨的。

而在故事中的「迷信」成份,更是讓觀眾嘖嘖稱奇。不管是老奶奶聽信巫師之言而燒了自己房子(甚至自己並沒有能力修葺就毅然決然的燒了)、以及酋長之妻對於阿唐的茫然,提供了去找巫師這樣的說法,都看得出該國家人民的迷信成份,雖然相較之下阿唐是比較不相信這些的,但是依然會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去嘗試,但是他在那場與孩子的重逢戲碼中,帶有點瘋狂、搞笑的表演在路邊諷刺迷信那場戲,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陪伴在阿唐身邊、到最後觀眾還是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的那個孩子,其實我一直以為他是某種神祇象徵的化身,帶有點神秘感、又有著不符合該年紀的睿智與冷靜、甚至是談吐,加上整個故事的氛圍等等都讓我有這樣的誤會,不過似乎沒有這部份的設定就是了。

孩子與阿唐大吵、在痛苦試煉區的一場戲,孩子嚷嚷著「因為你挑戰宇宙,才會得到懲罰」一語,在那個當下,深深的感受到了身為人類,面對整個世界的浩瀚之下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作者:Han 【Dear Han】

本期焦點-【v.481】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