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可頌》為什麼要讓她離開?
離開家鄉,她是因為不想讓自己閒下來、還是心底隱隱有個聲音呼喊著不能再承受只有自己知道怎麼回事的孤寂?也許我們都會是孤單的,但人生嘛、總要有個盼望與陪伴,那才是可頌搭上茶的最佳滋味。
孤單的滋味,上了年紀所感受的會更加深沉,那可能不是輕易就能表露的情緒,卻也是最攤在心頭上的味道,就像一枚來自麵包店的香氣,只有它了解自己內心的不安。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是的,《日安可頌》(Une Estonienne a Paris)依然是一部孤單的電影。
不過,只是孤單,而已。
安辭去工作、在家裡照顧失智的老媽媽已經兩年,該來的還是來了,忽然間,生活空了下來也頓時失去了方向,偶然的機會將她帶往遙遠的巴黎、那曾經存在於夢想裡的花都,她從照顧自己的母親換成照顧另一位老太太,一切看似那麼相似,卻有著人物與環境的巨大改變。
人會為了什麼而寧可放逐自己?
雖然安來到巴黎工作,可她的心思未曾遠離故鄉,這裡的陌生讓她忽然從舊有的盼望中逐漸熟悉起來,但在巴黎遇見的同鄉卻讓她感到相當陌生,到底是為了什麼,活到這個年紀,還得承受一個陌生人的脾氣?離開家鄉,她是因為不想讓自己閒下來、還是心底隱隱有個聲音呼喊著不能再承受只有自己知道怎麼回事的孤寂?
來到陌生國度生活,更有數十年前的求學夢想,忽然夢成真了,一切卻顯得如此不夠真實,語言會是拉近陌生的好方法,卻也可能是將自己隔閡在外的唯一依據。
《日安可頌》的氣氛平實,我感到一股發自內心的真誠,還有不明白自己為何而來的惆悵,菲達的難以接近終究肇因於自己的執念,但那不見得是史蒂芬該承擔起來的全部,只是,人有道德層面的考量與難以跨越,史蒂芬在街角反問安的那句話,我深思了。
是不是接受過他人的偌大好意,對方的未來就得一輩子扛在自己肩上?如史蒂芬與菲達。
這是一個抉擇、不會是個問題,可在多數人心裡,很難無感地撇下過去情緣,只專注於自己眼前的生活,因為情份始終蔓延心界,我也不相信有多少人可以毫無芥蒂地割捨往昔的歡樂,尤其在年華逐漸老去以後。
偏偏菲達只是孤單,她需要的已經不會回來,那是一種悲傷。
對安來說,從她肩負起母親的照顧責任開始,無法避免的孤單早就開始蔓延,於是她雖然牽掛著子女,仍只能選擇能讓自己能稍微灑脫一點的方式,去到巴黎、去到法國,遠離帶有傷痛的愛沙尼亞,卻沒料到,來到這座曾牢牢記在心中的美麗城市,卻有著無法平靜的悠閒。
電影裡,安走到巴黎鐵塔前,看到滿地的觀光客,尤其是來自亞洲的觀光客大量湧入,每個人都在作夥拍照、每個人都在嬉鬧喧嘩,這樣的巴黎鐵塔不是她要的,也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曉得導演是不是有要傳遞什麼意涵在裡頭,可是,過多的遊客擠在著名的觀光地標前,真的難以體會景點之美,乃至遊客水準參差不齊,說要有什麼樣的讚嘆,我想只會落在數不清的黑點上頭。
中國遊客的密集造訪,有給美麗的艾菲爾鐵塔帶來什麼關乎文化底蘊的刺激嗎?這一點,不僅巴黎有感,我們應該也很有感觸。
我比較莞爾的,是導演用相當隱晦的手法拍出男女主角劇末的曖昧,幾個腳步特寫,還有半秒即逝的微笑,套到菲達先前問過的話,那就是累積而來的經驗,人生如此、安與菲達更是如此,都在幾個眉眼之間便看出端倪,男主角為了伊人留在身邊而喜孜孜的,說是毫無所覺嗎?也許有一點,但真正不去在乎的,依然是有過無數風花雪月的豁然。
也許我們都會是孤單的,但人生嘛、總要有個盼望與陪伴,那才是可頌搭上茶的最佳滋味。
作者:幕後黑手
【黑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