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盜》主流道德外的價值觀
快點看我,老娘就要紅!
*本篇有提及結局、部分劇情,慎讀*
前言
《星光大盜》是一部有趣的電影。進戲院之前,看見海報預告起初會以為是部浮華炫富的現代神盜電影,當中有美麗的妙麗─艾瑪華森領銜演出。直到電影放映,才知曉並非如此。部分觀賞者可能感到煩悶,認為劇情簡樸,進行過於直線毫無Drama可言,簡直就是一部紀實電影。除了艾瑪外,電影似乎就沒亮點了。但,這正是導演所要的 ─ 冷靜視角呈現,徹底的現實反諷。
劇情
故事改編於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真人真事。一群年輕人,非法闖進好萊塢明星豪宅,在屋內翻箱倒櫃,拿走值錢的服飾配件,隨後離去。特異的是,這些偷兒並不是全然將其變賣,而是穿戴其身出入各大派對,甚至更炫耀他們的所作所為。就這麼,一而再,再而三地竊盜炫富無限輪迴,究竟,等待他們的未來是什麼呢?
電影劇情單薄
簡單說,整部片就是一直偷一直狂歡一直炫耀的無限循環,沒甚麼八股的友情相互猜忌背叛或是太多羅曼愛元素。主角群在電影後段就被逮捕,結尾就是男主角哭哭畫面對比Nicki令人匪夷所思的反應,全片就此結束。假若你是劇情至上走向的觀眾,在此奉勸,打消進戲院的念頭。
但是,我必須說,這部電影其實很有趣,請仔細聽了。
關於導演
首先,本片導演Sofia Coppola,她可是鼎鼎大名《教父》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的女兒,她從小就在《教父》系列露臉演出過,之後耳濡目染,成為導演。在2006年,憑藉自編自導作品《愛情不用翻譯》,以黑馬之姿風光入圍奧斯卡四個獎項。因此,你就應該知了,《星光大盜》應該不如表面地簡單。
無批判視角
《星光大盜》沒有繁縟劇情,主要就是以毫無道德批判的視角呈現出這群青年的所作所為。從犯罪的源起到案件的審理,導演一五一十地表現這些青年的喜怒哀:有人在犯罪是那般的怕事膽怯、有人入虎口卻是沒在沒驚徹底享樂、有人則是四處炫耀要世人認清她的富貴。簡單說,它就是個犯罪實錄。
而基於政治正確,導演安排了Mark一角,代表了絕大世俗所認同的道德觀。他在犯罪時會畏懼,不像其他人那般大張旗鼓;在被逮捕過後,更是滿臉愁容。導演安排他的最後畫面是,穿著橘色監獄制服,坐上囚車,一臉「早知道林北就不要這樣犯法,都是那些臭婊子害我」的雞掰臉看著天空。暗示著,他在懺悔,渴望一切重來改過自新。
反倒艾瑪華森飾演的Nicki卻非如此。因為豪宅竊案,她浸溺自己變成當今全美專注的焦點,恁祖罵終於也像那些明星可以享受鎂光燈了,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掩嘴遮下巴笑)。她絲毫沒有一點悔改,甚至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現自己像是雲端上珠光寶氣的公主。劇末,在電視訪問時,她除了敷衍官腔的道歉屁話外,不忘說,「想要關注我,可以到以下網址追蹤我的動態喔」。
這樣的行為是病態嗎,我並不認為。
什麼是榮耀
Nicki這番言行代表了現代某種年輕人所追求價值觀。簡單說,她就像是「綠豆湯妹」,每天早晚上傳著自拍照片,沉迷於Facebook好友所按的讚。虛榮,是她生活的原動力。
但追求他人的認同,是一種錯誤嗎?
每天新聞媒體總是放送著一些毫無意義的花邊新聞。圓仔那隻黑白動物,只會吃睡玩,卻贏得無數民眾注目,而其他的動物,彷彿賤種,天生命賤,反正我天生醜陋沒人愛,沒人想拍我。或是那一天到晚出包的黃色小鴨,新聞記者全天候報導。或是吳憶華,一舉一動,跟誰吃飯,跟誰划船,跟誰喇舌,媒體就是報報報,但踏馬的,關我屁事。
這正是時代下大社會塑造的價值觀。世人總是想擺脫自己生活的狗屁倒灶,藉由看與己無關的人事物,轉移注意力,忘記自我的渺小。同理地,有人想看,就有人則想要變成「被看的」。
這些「想被看的」內心想法可能是:
「我的存在,究竟為何?我渴望被人關注,我想要世人知道我的存在,快點,看我!追蹤我!崇拜我!」
而你能說這是病態嗎?我不認同,「榮耀」的定義在於個人,普遍世人可能覺得金榜題名、為國爭光、奧運得牌才是榮耀,但是,其他的事情就不能是榮耀嘛?
病態與價值觀
若你認為病態,那只是你的思想被箝固罷了。價值觀判定這種概念是與時俱進隨環境改變的,舉例來說,在台灣這個恐性社會,只要牽扯到性或是賣淫,絕大多數人或是媒體都是嗤之以鼻,將之認為罪大惡極,連不要談就不要談,能批評就盡全力砲轟。所以呢,家長也是如此教育下一代。
前提撇開法律層面不談,假若在一名女童有思考能力後,我便日夜放送成人色情影帶給其觀賞,不看卡通不看什麼幼幼,就只看AV。這樣下來,她的價值觀不會有所謂的淫靡觀念,更不會恐性,甚至認為性交是習以為常的社交行為。
而她會認為這樣價值觀是錯誤的嗎,不會。她可能日後還變成性權女鬥士。
同理,你認為你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嗎?我們腦內所謂的正常,只是被教育、媒體、境、父母、信仰…等等,所構築出來的。當我們認為是錯誤、是敗德的,那只是我們的價值觀理念不予接受罷了,這些念頭,是從你的處境所發起。假如今天你變成那名你認為是錯誤敗德的行為人,基於他/她的處境,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所謂道德性批判只不過是你把的價值觀硬加諸於他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你不是他,怎麼就如此去評斷他人呢?
導演將影片中立、忠實地呈現,就是要觀者去思索這個議題。初看,你可能會對劇中那群青年白眼以對,不予認同。但仔細思考,是怎樣的因素造成你的反感呢?假如這群竊賊心中有你的「反感」,他們當然就不會這些所作所為。是怎樣的成因環境造就了這一切呢?你必須自行解構,去思考,去理解,這就是電影所要呈現的。
好的,跳出價值觀,我們來探討下一個議題。
高跟鞋與性別
劇中Mark有一個行為,不知觀眾有察覺。就是,他會將名媛的高跟鞋帶回家收藏。沒錯,是高跟鞋,而不是男性皮鞋。而當父母敲門,他第一時間藏匿的,就是高跟鞋。這部分,電影並沒有多加著墨。但我看到後,卻對此異常地感興趣。
高跟鞋,依照世俗概念,它是女性的配件。而Mark對此著迷,可以想作導演是在暗示他的性傾向、扮裝癖好、跨性別認同,或是一種對於主流性別、主流文化的抗爭。
這或許就是Mark沉迷的原因:在主流世界中,他無法恣意展現自己,林北就是想當花花世界裡的限量版的花花蝴蝶,但是卻因大多數人不是這樣,所以不被允許做自己,好恨呀!但與這群姊妹們的行竊之旅,我終於可以取的那些夢寐以求的名貴服飾、俏麗高跟鞋,我終於可以成為心目中的「那個人」。
你可以想像,假若一名英俊挺拔的生理男性,走向東區百貨商場一樓專櫃,說要試穿高跟鞋,櫃姐會是怎樣反應。在《慾望城市》電影版中,也安排一位西裝男穿著高跟鞋出現應徵凱莉秘書,來嘲諷戲謔當有趣哏。( 性開放的凱莉竟然沒錄取他!) 從這邊,我們可以想像,社會對於這樣的扮裝行為,是如何地不寬容。
因此《星光大盜》安排Mark這樣的角色行為,可以想作,是表現出一種對於主流社會的性別抗爭。
友情與歸屬
除了上述性別原因,Mark參與行竊,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Rebecca。
電影最初可以看見,Mark是個羞赧的男學生,不敢主動與他人打招呼。這邊可以推測,Mark是個不擅交際,朋友不多的人。而第一位與他說嗨的,就是Rebecca。這對Mark來說,簡直天降甘霖,我終於有朋友了!!!雖然沒演出來,但Mark應該開心到在心中轉圈圈。
接著,Maek就像是跟屁蟲追隨著Rebecca。在一次派對,他看見Rebecca擅自開轎車竊取皮包,他原本反對,但這位「朋友」說服之下,立刻改觀接受。
原本孤寂的我,如今找到了歸屬,絕對要緊握不能放開。因此,Mark隨著Rebecca上海下海,她偷我跟著偷,她嗑藥我跟著嗑藥,她享樂我跟著享樂,什麼都無所謂,只要不是寂寞就好,他不要一輩子孤單,不願再佇足在那黑暗角落。
這些行竊作為,對Mark而言並不是犯罪;而只是一種友情展現,一種不願孤單的自我保護。
總結
在結尾,用主流價值觀來個總結吧,
對於《星光大盜》的主角群來說,世人就像是螻蟻般地不屑一顧,各個都有鼻子都有眼睛,平凡無奇絲毫沒有偏差。而那些大明星是存在的特異,是心中的偶像,他們個個美麗、瀟灑、英俊,舉手投足沒有一吋能夠挑剔。
我們這群螻蟻,開始好奇,好奇那樣的紙醉金迷,歇斯底里地盲目崇拜著。
終於,我們透過行竊攀上了枝頭。穿上那身偶像行頭,螻蟻們心花怒放,彷彿擁有了全世界,將其它螻蟻踩在腳底下。而自己是上帝,主宰了一切,庸俗的人們,死心蹋地追隨我吧!
直到午夜鐘聲響起,警察逮捕後,也收走那雙閃耀的玻璃鞋。
夢醒了,原來我依然是隻螻蟻。
結語
如果有興趣,不妨來看看《星光大盜》,跳脫故有的價值觀,你將會有新的想法!
個人評分:★★☆☆☆
作者:波昂刺刺
【Das Kino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