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愛.慕》理性拆解平凡與偉大的人生末路


《愛‧慕》透過平靜卻又寫實的呈現方式,讓觀眾看見一個逐漸凋零的朽體、以及一個獨自照護愛侶的嶙峋靈魂。電影本身的主題讓人想要逃避,但是其呈現出來的面貌卻是狼狽之中保有尊嚴,辛苦之中充滿無盡的愛,若把病與死當作是人生之中最後的一場考驗,那麼相信沒有人不會羨慕《愛‧慕》裡頭這對老人鶼鰈情深到最後一刻的樣貌。

愛‧慕》幾乎是如龍捲風一般地、橫掃了全世界各大電影獎項,這個描述老人人生最後一段歷程的安靜電影,用著全世界都懂得的語彙,溫柔地領你預覽人生末路裡將會遇到的生命課題。

主人翁喬治(尚路易坦帝尼昂飾演)與安妮(艾曼紐麗娃飾演)原本是一對經濟無虞的音樂家夫妻,兩個人在享受著退休生活之後的某一天,開始面臨到最後生命的考驗:安妮出現中風徵兆。《愛‧慕》故事本身不帶太多多餘的情緒發洩,而是很克制地在敘述這場病是如何地影響了兩夫妻原本平靜的生活,自然且動人。

理性去拆解這一段平凡的人生末路故事,你將能發現大導演麥可漢內克編導《愛‧慕》的厲害之所在。從既有的表現成績上,我們可以從老人議題、劇本設計、演員表現、拍攝,以及敘事架構與剪接這五個面向來看這部電影:

老人尊嚴議題:

一個好的電影主題,很容易決定其格局與觀眾接受度。老人議題本身雖然並不討喜,但是在全球普遍邁入老齡化的各國社會裡頭,一些文化現象開始透漏著未來的警訊,例如說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拼命想透過家庭或者是策略上的社會福利爭取來許家國社會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卻常常忽略長輩應該如何終老的問題,連基本的社會福利制度政策(像台灣勞退)都搞不定了,遑論是老人照護與安樂死議題討論了。於是,能有像是《愛‧慕》這樣的一部電影,挺有格調地與大家來談談「老人面對生死的尊嚴議題」,便顯得挺合乎時宜。

愛‧慕》透過平靜卻又寫實的呈現方式,讓觀眾看見一個逐漸凋零的朽體、以及一個獨自照護愛侶的嶙峋靈魂,兩個人的無助生活,藏在一個本該算是舒適的養老窩裡,他們為了維護僅剩的自尊心,漸漸地疏離了女兒甚至是關心他們的學生,只剩下樓下一對鄰居夫婦認同且敬佩他們的作法與選擇。電影本身的主題讓人想要逃避,但是其呈現出來的面貌卻是狼狽之中保有尊嚴,辛苦之中充滿無盡的愛,若把病與死當作是人生之中最後的一場考驗,那麼相信沒有人不會羨慕《愛‧慕》裡頭這對老人鶼鰈情深到最後一刻的樣貌。

劇本設計巧思:

愛‧慕》的敘事線很簡單,講的是老人家自己照顧自己的最後過程,但是透過劇本設計、在故事背後所呈現的家庭狀況,幾乎是溫柔的不得了地在控訴家人之間表面和平的疏離關係,力道很大。

喬治與安妮在出院之後第一次與女兒的見面,是在家裡。女兒侃侃而談自己的婚姻狀況,「大抵就是丈夫不斷地外遇、然後又回到自己身邊」。然後她關心起母親的健康。聽完父親講完媽媽病況,她問了一句:「有甚麼事情 是我可以幫忙的嗎?」喬治看了看女兒,說不用。

然後女兒就走了。

伊莎貝雨蓓所飾演的女兒伊娃,戲份並不多,每一次出場、所表達出來的關心母親的態度都很懇切,然諷刺的事是她每一次都問「有甚麼事情是我可以幫忙的嗎?」但每一次都沒看見她幫了什麼忙。反而是喬治的鄰居,熱心地幫安妮出院、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為這兩位夫婦作採買,還比較像是家人。故事進行到一半,鄰人在看到喬治長期盡心照顧老婆之後的心靈疲累之際,透過幫忙採買送貨的橋段、趁機向喬治告白:「我與內人都覺得您照顧太太的方法很讓我們感動」(那是喬治很需要的認同) 隨即喬治的手機一響,是女兒伊娃隔空打電話來關切母親的狀況。伊娃甚至在後來回家探視母親發現情況惡化之後,無法接受父親的照顧方法,情緒崩潰之後就是質疑:「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嗎?」充分地表現出只出一張嘴在關愛母親的樣貌。而這副嘴臉,有親自照顧過家人的觀眾們大概都會很熟悉、也都會很討厭。(讓伊莎貝雨蓓來飾演這樣的角色實在是太玄妙了)

喬治與安妮讓伊娃擁有一個覺得安穩、充滿愛的家庭,但是在兩老的生命末途,女兒幾乎完全缺席在這一段苦難之中。反而是平常住在樓下的鄰居,在尊敬他們的作法之餘、還能實際地提供一些幫助。即便是家人也不一定能做得比鄰人好,這就是目前普遍社會裡都會發生的事。

愛‧慕》在劇情安排上,將一個簡單的故事縝密地排列出極為有跡可尋的脈絡,關於愛情的表現、親情的疏離、面對死亡無法維持尊嚴的窘境,以及對於生命美好的提註與放下,都像是算計好了似地、妥善把將它們排在該出現的位置。

演員精湛表現:

若沒有尚路易坦帝尼昂與艾曼紐麗娃飾演喬治與安妮這一對老夫婦,電影還真不一定能那麼好看。這對音樂家夫妻退休後每天一起生活,一起吃飯、一起外出聽音樂會,他們相處起來非常自然,沒有刻意的感情好的演出(畢竟都80歲了),但是在生活瑣事上面的互動卻很有感情。

安妮生病之後,她的一句「算我求你,別再把我送回醫院」就讓喬治誓死堅守;而為了逗安妮開心,喬治講自己年輕的糗事,反而被老婆問「你該不會老了才要破壞形象吧?」但安妮難道是真的不了解自己的老公嗎?她告訴老公:「你看起來像是野獸,其實很溫柔。」惹得喬治忍不住回應她:「女士,我能請你喝一杯嗎?」……這樣的戲碼!兩個老人家竟然可以演得既可愛又生動!說他們真的是結婚幾十年並且感情仍很好的夫婦,說服力十足。

艾曼紐麗娃以《愛‧慕》入圍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因為與《南方野獸樂園》入圍的小女孩葵雯贊妮華莉絲年紀差異非常大,一度成為被關注的話題。奧斯卡本身是一個很難預測的獎項。艾曼紐麗娃在《愛‧慕》裡頭的演出雖然非常讓我佩服,但是其中她在癱瘓後回家、被老公從輪椅上抱往沙發的戲碼裡頭,肢體的表現上面有一點破綻(透露出了自主感),讓我有點愣住。即使如此,畢竟也算瑕不掩瑜。

室內拍攝方式:

在有限的居家空間裡面,電影卻仍然能夠透過環境的設計來呼應事件裡頭的角色心境,不論是利用窗外的天色的黑白、或者是藉由天氣的晴雨來表達劇情的氣氛,《愛‧慕》的場景,雖然很少,但利用不同的角色視角以及鏡頭移動方式,還是稱職地與故事裡頭的角色有所互動。

喬治與安妮的家裡玄關處,有一扇窗,那是朝著公寓天井開的。那扇窗的戲份有三場。第一場是喬治去參加一場喪禮回來、發現老婆跌坐在窗邊,而窗外烏黑、下著大雨。安妮不甚願意聽喬治講喪禮的事,並告訴喬治:「不想再繼續下去了」,是安妮第一次的厭世表態,也是預告著她病情惡化的重要戲碼。

第二場窗戲,是在安妮惡化之後。一天喬治發現窗子是開的,而一隻鴿子誤闖入內。喬治把鴿子趕出窗外、並把窗扣鎖上。那時候,他照顧老婆已經到了疲憊的狀態,關於外界的一切關懷他都無力消受,並且基於尊嚴,喬治與安妮都不再想要見人,不願讓外界一切來評論他們的決定、以及他們當下的生活方式,所以電話不接,連女兒也被拒於門外。

第三場窗戲是在安妮走後。那時,整個家裡空蕩蕩的,喬治獨自一人,卻聽見玄關有腳步聲。原來是鴿子又闖了進來。喬治用一塊布巾,抓住了鴿子。後來他在信裡提到「原來抓住鴿子一點都不難。但我還是放它走了。」人生能夠得有另外一個生命的陪伴,那是福氣,但是若對方留下來是痛苦的,那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喬治沒有企圖為自己的抓住與放下作任何辯護,不論是堅持讓老婆狼狽地活著、抑或是決定讓她的生命解脫。總之不管安妮在、還是離開了,喬治決意陪著她的心意,是永遠的。

三場窗戲,窗戶都在莫名的情況之下開啟,並且發生了不同階段的事情,幾乎整部電影都在室內拍攝的一部電影,可以透過一扇窗、說了那麼多的事,這也是《愛.慕》的過人之處。

敘事架構與剪接:

剪接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的觀點的表述,甚至決定了故事整體的完整度。《愛‧慕》在片頭與片尾都置放著兩夫妻一同穿衣穿鞋一起出門的畫面,頭尾銜接、造成一個俐落的無窮迴圈,將兩夫妻退休生活裡面最美好的部分重複呈現、示意了這簡單而微小的幸福就是他們兩人在晚年裡頭最想要永遠享有的,這就是他們只想保留在記憶裡的部分(至於其他狼狽的部分,就讓他們隨風而逝吧,儘管其實整部電影所描述的大部分都是不堪的場面)。電影本身並無遮掩安妮逝世的事實,但是相信觀眾在故事最後、看見已死的安妮又再出現也不會覺得意外。你可以解釋這只是片頭那一段兩夫妻出門看音樂劇的前段,也可以說喬治就是這麼自然地追隨安妮而去。不管是哪一段,接下來,他們的家門都將會被撬開/撞開/或最後被伊娃以鑰匙打開。生命的無常方是永恆的正常,本片架構出一場環環相扣的事件集成、並頭尾相接地重複敘述之。《愛‧慕》理性地拆解了平凡與偉大的人生末路過程,場場到位、幕幕驚心,而這些真切情事,都能夠套用進我們所有人的人生經驗裡面。試問,世間幾多人敢於追求這樣的病護關係?又有誰有權利能夠苛責這樣的「圓滿結局」?

當然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絕非只要以上五項目都存在就必定成功,觀眾與電影之間是否能產生化學效應、以及電影永遠讓人無法預測的後勁能有多強?這些問題,永遠只有極具直覺的藝術家了解,而非是最有錢的製片公司與最聰明的科學家能夠精算出來的。

想必這就是為何獨立製片電影永遠需要被重視的原因之一了。

cheer給《愛‧慕》星星數:

原始期待★★★★★★★★☆☆

議題深度★★★★★★★★★☆

劇本結構★★★★★★★★★★

攝影手法★★★★★★★★☆☆

觀賞價值★★★★★★★★★★

附加價值★★★★★★★★★★

對白設計★★★★★★★★☆☆

主角設定★★★★★★★★★☆

寓意內涵★★★★★★★★★☆

觀後分數★★★★★★★★★★

作者:雀雀 【雀雀看電影】

本期焦點-【v.384】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