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11月的孩子》:來自邊緣的心碎之詩


誠如電影開場片商的引言人所說,這是一個小故事,但從小故事當中所看見的歷史,卻往往比動盪大時代之下的恩怨情仇,要更加真實…。

適逢東西德統一、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德國年輕導演克利斯蒂安施沃喬夫在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11月的孩子》(因為每年的11月正是柏林圍牆倒塌的月份)選擇以一個在兩德分治時代就被迫跟雙親分離的少女,透過抽絲剝繭的揭開女孩身世之謎的同時,也揭露了那個時代之下小人物所承受的無奈與悲哀。


11月的孩子》雖然選擇的是這麼沉重的歷史做為題材,而且是以女孩生長的東西德邊境為主要背景,故事描述一個就被外公外婆撫養著長大成人的東德女孩英嘉,從小就知道自己父不詳、母親已經死去,於是她跟著外公外婆相依為命,一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個叫做羅伯特的作家,告訴英嘉其實母親安娜並沒有死,只是在那個1980年兩德關係緊張的時代之下,因為窩藏了俄國的逃兵,被迫與她分離,這一分開就是20幾年,而時空背景來到了2007年(本片是2008年的作品),英嘉出落得亭亭玉立,在東德小鎮生活得無憂無慮,而羅伯特的出現打碎她對於自己身世的理解,於是急於見到生母的她跟羅柏特一起騎著摩托車,到西德尋找親生母親,在一點一滴還原當年真相的同時,英嘉沒想到這趟尋親之旅卻也成了改變她一生的轉戾點。


導演用非常文學電影的調性來詮釋這個雖說是小品,卻隱含著人性關懷以及面對荒謬歷史跟政治對立所被迫承受的小人物的酸楚,女主角英嘉同時也一人飾兩角,扮演當年的母親安娜,這個巧妙的安排讓觀眾更能夠從這個短短的小故事的畫面以及鏡頭語言去了解女主角所要面臨的殘酷事實以及悲傷痛苦,搭配著東德小鎮冰冷海洋的冷色調,構成了一幅寒冷卻溫暖流轉的風情畫,本片的影像風格讓我想到前一陣子的《為愛朗讀》,不過由於這是一部道地的德國電影,所以硬是比講英語的《為愛朗讀》多了那麼一份真實的說服力,而原本以為導演會趁機夾帶一些批判的情緒在裡面,然而其實也是非常淡的,我們只見英嘉從急於知道母親生死的真相到恍然大悟以及踏上另一段旅程,導演用非常少的鏡頭跟台詞就交代了這些情節,雖然顯得有些避重就輕,但卻也帶著一股輕柔的悲憫以及寬恕,餘韻動人。


誠如電影開場片商的引言人所說,這是一個小故事,但從小故事當中所看見的歷史,卻往往比動盪大時代之下的恩怨情仇,要更加真實,也難怪此片在坎城放映好評不斷,也被選為德國影視展觀眾票選的最佳影片,在那座巨大的圍牆隔開許多生離死別的家庭的20年之後回過頭來看這個故事,無非是一種精神上、感情上的救贖。


於是,當最後英嘉找到的母親墓碑上的詩,正是她所唯一握有的家書上面的那首,那樣輕柔卻又深刻的複雜情感,恐怕也正瓦解著許許多多同樣被分隔兩邊的民族的心!而這樣巧妙的安排,正好也呼應了導演在鋪陳了許多細節之後的情緒,讓這首來自邊緣的詩,不再那樣充滿著苦楚與辛酸。

本期焦點-【v.244】 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