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耙子的最高境界《爆料大師》
(本文第五至六段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台灣觀眾跟史蒂芬索德勃真是太有緣了!他的《切:28歲的革命》及《切:39歲的告別信》才剛在首輪下片,高雄電影節緊接著又將在其「英雄∕反英雄」單元再撥一遍,連帶放送他於2009年的獨立作品《應召女友》(。而在同一時間,台灣首輪院線又將上映他的最新作品《爆料大師》,觀眾們趁機將導演這兩年的作品一次補完,也算是功德圓滿。
史蒂芬索德柏是一位遊走主流及商業電影之間的多產型導演,《瞞天過海》讓他荷包滿滿,《天人交戰》讓他榮獲奧斯卡金獎導演,《應召女友》也有值得反思的實驗價值。而這部《爆料大師》挾帶名導及一線演員強大陣容,整體看來其實並不商業,反而投喜愛深度劇情影迷們的喜好,或許也將在奧斯卡當中有所斬獲。全片以黑色喜劇又帶點詭譎的意識流風格,融入商業價格壟斷、間諜密探、監守自盜及道德爭議等等元素,台詞很多,敘事複雜,叨叨絮絮,戲謔視角,依舊還是索德柏喜愛耍弄的實驗手法。光是片頭就以字卡告知觀眾「本片改編真實事件,來看好戲吧!」還真是好大的自信心,且來聽我說說對本片的幾點感覺。
時代營造頗為用心
影片改編寇特艾肯沃德的同名著作,不到兩小時的片長,時空從1992年橫跨十四年來到2006年。對我來說,本片的時代營造頗為用心,甚至還出現一堆已經走路歷史的大機殼電腦銀幕與DOS作業系統,搭配略顯泛黃的復古色調作為影片基本色澤,都成功將觀眾帶進那個不算太遠的時代裡頭。不過看到人物當時穿的拙拙西裝與洋裝,當然還是不禁汗顏我們當時也都穿過類似的服裝啊!
跳躍旁白敘事紛亂
之所以說本片有點意識流,在於導演以主角惠塔克(麥特戴蒙飾演)的第一人稱觀點來作敘事,更透過他跳躍式的旁白來建構故事,於是全片只要一到劇情轉場就會出現旁白。這樣頗富實驗性的表現方式也沒什麼不好,可以讓觀眾更了解角色內心在想些什麼。但讓觀眾為難的地方,在於他的旁白並非直白的情緒表態,像是「我現在非常不爽」諸如此類,反而是用耐人尋味的「故事」作為代替。我反而覺得導演太高估觀眾的智慧了,而且這樣的表現方式也確實有其危險性。因為這些故事都需要讓觀眾有時間反芻咀嚼,但導演卻不留觀眾餘地去反思,馬上又跳到下一段劇情。
舉例來說,惠塔克在旁白中說他曾在香港救過一個被骨頭噎到的人,之後那位獲救的人每年都會寫信感激他,殊不知當地就時常教授急救課程。這個非常反諷的故事,配合呼應當時的主線情節,再加上主角超快的唸白,如果觀眾當下腦筋沒有緊急轉彎,或許就領略不出其中妙趣而抱憾進入下個情節了。如此思緒亂竄的旁白還有很多很多,方才的例子已經是較為淺顯的了,其他還有像領帶、蝴蝶、北極熊之類的進階版隱喻,簡單來說就是「迂迴」!整部電影實在太過迂迴,好似一盤大雜燴不停給您餵啊餵,卻不給您咀嚼吸收的空間,導致最後可能消化不良整個吐出,終告功虧一簣!觀影當下我就覺得,像這些迂迴的故事還是比較適合用小說文字來作閱讀。或許幻化成影像之後,需要二度觀賞才更能夠了然於心吧。
自欺欺人終將自斃
儘管本片是個商業詐欺故事,導演還拿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黑色豪門企業》來揶揄一番,但劇情最深刻的諷刺,還是在取笑像惠塔克這類貪婪又自欺欺人的抓耙子。一日抓耙子,終生抓耙子,就算你叫抓耙子幫你保密,但總有一天他還是會告密,所以這種人當然要徹底防範。雖說我覺得導演把影片處理得太過迂迴,但結尾一處妙筆,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惠塔克的事件是真人真事,而且他本人是位頂上毛髮稀疏人士,所以觀眾在片中看到惠塔克戴著一頂怎樣都不會飄動的假髮。影片發展到越後面,觀眾就一直看到他的缺點,而「戴假髮」這個動作,一部份就隱喻他試圖隱藏自己的真實面貌,直到最後進了監獄,導演很刻意讓他脫掉假髮,露出一片閃亮,此時他的缺點再也隱藏不住了,而自欺欺人的人也終將受到觀眾們的訕笑。
麥特戴蒙持平表現
麥特戴蒙繼《瞞天過海》系列及《切:39歲的告別信》之後,這回第五度跟導演合作,就表演氣氛來說,可是相當余裕自在的。我想大家在影片一開始,都不約而同驚呼「他怎麼變這麼胖?!」但他這回為戲增重確實有達到效果,除了更趨近惠塔克的真實形象,也讓角色的外在質感更加穩「重」。可惜我反而覺得他在本片裡的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可能一方面是受制於角色,使得情緒面向有點狹隘。而在影片十四年的時間跨度之中,也感覺他沒表現出角色在這麼多年之間的心境鋪陳及轉變,好似多年來的情緒始終如一,又或是服膺導演為影片塑造的喜劇基調,但整體看來是沒有太多驚喜的。
最後,片中復古又滑稽的配樂也是一大亮點,也為不易咀嚼的《爆料大師》增添一點輕鬆愜意的風情。話說回來,史蒂芬索德柏今年的兩部作品都是以嘮叨的「語言」去建構劇情,又或許導演又開始朝較實驗性的導戲方式前進。而明年即將推出的《Untitled Spalding Gray Project》是部紀錄片,想必又是人物滔滔不絕的對話,就看喜愛索德柏作品的觀眾是否願意再度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