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末世薔薇》:有血有肉的戰爭愛情史詩


「雖然在第一印象裡,它看來和《鐵達尼號》有些相似,但這次沉沒的卻不是一艘船,而是整個俄羅斯帝國。」安德烈克拉夫庫克導演如此說道。

轟轟烈烈的愛情令人刻骨銘心,平凡的真情則如細水長流般動人。兩種看似相互衝突的愛情關係,卻同時出現在俄國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和安娜這對婚外情戀人的身上。轟轟烈烈來自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政權幾經更迭、世局難以捉摸、內憂與外患並起,連帶使得他們的愛情得面臨砲火嚴厲的考驗;平凡真情來自兩人之間親暱的互動,特別是安娜對愛情義無反顧的付出,以及寄情於信件中的一字一語,在在皆讓人感受到情感的真摯。


在亂世中,愛情是最昂貴的奢侈品。因此,以戰爭為背景的愛情故事是許多創作者偏好的題材。在文學上,可以藉由文字的細膩和優美,呈現出生死交關之時那蕩氣迴腸的動人情愫,諸如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1920-1995)的代表作《傾城之戀》,以及美國史上最暢銷小說之一的《飄》;在電影上,由於多了影像和聲音的輔助,則多偏重於戰爭的浩大場面,相對容易忽略角色內涵的刻畫或流於老調重彈,麥可貝導演的《珍珠港》即為一例。在我看來,《末世薔薇》雖然談不上是愛情史詩的經典之作,但至少有細膩動人的戲肉豐富其層次。


末世薔薇》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或許因為有所本,角色性格的塑造相對容易許多。例如男主角高爾察克(Konstantin Khabenskiy飾)的沉著與冷靜。在作戰的緊張時刻,倘若指揮者的內心流露出一絲慌亂情緒,那麼肯定會動搖下面數千數萬兵力的人心,唯有沉著才是制敵的不二法門。即使面臨德軍眾多船隻的逼近、我軍的傷亡慘重,高爾察克仍毫不退縮,親自爬上遼望高臺操控砲管,其堅毅的眼神和沉著的思緒透過特寫鏡頭一覽無遺;又或者是皮勞海峽的水雷誘敵之戰,由於高爾察克的冷靜,一步步指揮船隻如何行進才能達到誘敵之目的,同時又不傷害到我軍,遂成功擊潰敵軍,一戰成名。藉由這幾場戰爭橋段的反覆堆砌,高爾察克的個性逐漸鮮明起來,也使其宛如跳脫出大銀幕的平面,成為活靈活現的人物。


至於女主角安娜(莎波雅斯卡亞飾)的部分,則展現出女性堅毅的一面。傳統的觀念中,總認為女性是柔弱的一方,通常附屬於男性之下,特別在婚姻關係中更是如此。不過,在這段與高爾察克的戀情裡,兩人皆背棄了原本的另一半,正視自己內心的情感,走向彼此的懷抱。尤其是安娜,在愛情上比高爾察克更為堅毅,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面對丈夫謝爾蓋(Vladislav Vetrov飾)的哀兵政策,安娜完全不心軟,甚至明白告訴丈夫內心所歸依為何人,斷然離去;面對戰爭造成的動亂,使自己的戀情遭受波折,安娜選擇卸下珠寶和華服,走進戰場當護士服務傷兵,為的就是能隨時隨地看到高爾察克,知道他仍安好。雖然安娜在愛情的抉擇上頗有主見,不過一走進愛情中,就成了毫無怨懟的小女人。「不管你到哪裡,我都跟隨你。」安娜如此說道。從沒有自由的監獄,到危機四伏的戰場,安娜都心甘情願地夫唱婦隨。


除了扣人心弦的愛情,《末世薔薇》當然也有令人屏息、緊張萬分的戰爭場面。電影開始不久後,只見高爾察克指揮放置水雷,準備引誘德軍軍艦前來。一個個猶如巨大鐵球般的水雷由鐵鍊牽引著,好似一根根水草漂浮在深不見底的海水中。此時,德軍的砲火隆隆,火光與水花四射,船艦上頓時哀鴻遍野,每位海軍士兵無不皮開肉綻、血流如注。短短數分鐘的戲,由於明快緊湊的節奏,看得觀眾莫不熱血沸騰、聚精會神緊盯銀幕,深怕錯過任何一個精采鏡頭。雖然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中,戰爭的比例沒有佔上許多,但光靠這場水雷戰就足以令人再三回味,也證明安德烈克拉夫庫克導演不僅擅長文戲──他的作品所關注的多為大時代下,人們的生活與情感──拍起戰爭這樣視覺效果十足的武戲也是易如反掌。


另外,《末世薔薇》的敘事結構也十分值得一談。安德烈克拉夫庫克導演採用文學上所謂的「鏡框式」架構來敘述這段亂世愛情,在開頭與結尾加入老年的安娜到莫斯科片廠參加選角的現代部分,完整包覆起中間所描述,屬於過去的劇情。因此,這段故事感覺就像由安娜親口所述般,充滿回憶與懷舊的情感。這不免令人想起同樣以大型災難包裝愛情的《鐵達尼號》,片中也是採用女主角蘿絲口述回憶的方式帶入劇情。特別是在《末世薔薇》的結尾,莫斯科片廠的舞會場景讓安娜的心緒回到過去,完成和高爾察克共舞的心願,簡直和《鐵達尼號》結尾的概念如出一轍。「雖然在第一印象裡,它看來和《鐵達尼號》有些相似,但這次沉沒的卻不是一艘船,而是整個俄羅斯帝國。」安德烈克拉夫庫克導演如此說道。

作者:開到荼蘼花事了 【開到荼蘼花事了】

本期焦點-【v.241】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