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圍牆之內的小型社會《我和我的小鬼們》


影片裡的場景始終沒有脫離校園,甚至絕大部份都集中在教室之內。「(學校)圍牆」可視為一道分水嶺,更可視為一種象徵,讓圍牆之「外」成為我們所身處的大型社會,而圍牆之「內」則是一個由教育體制所發展而成的小型社會縮影。

韓愈曾經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存在的目的,在於啟發學生們追求知識的熱情。透過知識與生活經驗的相互傳遞,教師不僅左右了學生的未來,學生更也成就了教師的現在。就在一連串相輔相成的互動過程之中,於焉建構出這套標準化的學術遊戲,而讓「師」與「生」之間的關係,如同一體中的兩面,曖昧又難以拆離。但不同於日劇《極道鮮師》那般的春風化雨、好萊塢《搖滾教室》那般的師生同樂,抑或丹麥《我們一定贏》那般對教育體制的反撲,法國導演羅宏.康特(Laurant Cantet)的《我和我的小鬼們》,則是透過師生之間一問一答所構成的語言涵義,反映出法國教育體制,甚至是各社會階層所會出現的問題,並試圖透過影像的傳遞,來讓觀眾反思教育的本質究竟在哪裡。


首先,請容我對中文片名提出些許意見。或許是出於商業考量?電影發行商以《我和我的小鬼們》來作命名,觀眾多少會將本片視為給小朋友們觀賞的「兒童電影」。不可否認,本片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兒童電影,不過對我而言,我更覺得本片是拍給成年人觀賞的「社會電影」。說實話,我比較偏愛法文片名《Entre Les Murs》的「圍牆之內」解釋。以「圍牆」這符號性的象徵隱喻,對該國教育以及社會體系作出多方探究。影片裡的場景始終沒有脫離校園,甚至絕大部份都集中在教室之內。「(學校)圍牆」可視為一道分水嶺,更可視為一種象徵,讓圍牆之「外」成為我們所身處的大型社會,而圍牆之「內」則是一個由教育體制所發展而成的小型社會縮影。以如此內與外,大與小,甚至是長與少的二元定義,成為我觀影時的一大玩味樂趣。


導演在片中注入獨特的電影語言,透過「紀實」的拍攝手法,來呈現這個「虛構」出來的故事,彷彿讓觀眾回到葛斯范桑《美國暴力學校》那般似真似假的觀影感受。也由於影片走紀實路線,於是片中並沒有什麼配樂,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敘事主線。而在長達一學期的劇情跨度之中,觀眾只看到一堂接著一堂的法語課,以及人物之間無止盡的對話交談。看似鬆散又隨性所至的劇情結構,實則卻充滿導演他縝密的沙盤推演:透過同儕之間的小小摩擦,以及師生之間滔滔不絕的衝突對話,以最簡單而又最直接的方式,傳達出導演對法國教育與社會體制的質疑,並展現出某種程度的人道關懷。


「教育」的主題始終包圍全片未見脫離,如同我第二段所提到的「社會縮影」,導演將「教室」這個主要場域,劃分成「老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這兩大立場鮮明的壁壘。而在這個小社會裡面,充斥著黑人白人黃人、男人女人賤人、金髮黑髮禿髮,其中更也有社會價值觀所賦予人「好」與「壞」的二元定義。每個不同的家庭,所培育出來的兒女,自然有其不同的品德與個性。且看校方(社會)制定規範(法律)來約束學生(人民)們的行為,雖然校方口中的「問題學生」看似惡劣,但這些學生只不過是在做自己;所謂的「行為偏差」,也只不過是師生之間產生的認知程度差異罷了。又或者是說,老師灌輸學生知識,試圖讓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但如果學生不想接受,甚至與老師為敵,那老師又該如何自處?這或許也是影片的另外一個反思層面。


雖然沒有明確的劇情脈絡來支撐全片,但這部電影對我而言還是相當精彩,更可說是扣人心弦。影片精彩之處,在於導演透過師生間精彩的唇槍舌戰,替劇情製造層層衝突張力。我也驚訝於片中的學生,竟然清一色都是沒演過戲的非專業演員,然而他們在片中的表現,竟又是如此地自然,甚至還搶了專業演員的光采。導演調教表演的功力,由此可見一斑。


有時候我也揣想,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來觀賞本片,說不定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小朋友觀賞,會讓他們覺得老師很煩很囉唆;大朋友觀賞,會讓他們覺得小朋友很賤真討厭。然而就是如此衝突的觀影經驗,於焉提供我們對教育,甚至是對社會更多的探討空間。或許,這又是本片的另一迷人之處吧。

本期焦點-【v.207】 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