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投名狀》-說故事基本功


自從李安的《臥虎藏龍》之後,總算出現了一部好看的華語古裝電影。簡單回顧這波華語浪潮一系列以來的作品:張藝謀的《英雄》、陳凱歌的《無極》、馮小剛的《夜宴》,這幾部的問題在於迷信大製作大場面,企圖陳述一個「太大」的命題,觀眾則對電影大而無當的場景感到疏離、對陳義過高的命題覺得空洞;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保留了大而無當的大場面,收斂了過於高空的命題,但是既然割捨不下龐大的資金,而

徐克的《七劍》以及張之亮的《墨攻》問題則在於導演太想把想說的東西塞進電影裡面,雖然在呈述上不會有中國導演那般做作的高姿態,但是電影被塞的太滿的結果是讓觀眾吃不消。


直到陳可辛的《投名狀》才總算出現一部稱的上佳作的作品。用一句話形容這部電影的故事:這部電影是在描述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三個結義兄弟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的故事。電影把內涵聚焦在一項上,整體的故事結構才有條理了起來,就像樹木的主幹必須先確立,延伸的枝葉才有所依據。《投名狀》做到的,其實就只是「說故事」的基本功,只是太多導演有了資金與特效,就把持不住說故事的基本功罷了。


三人之間的矛盾,導因於三人的理念不同,如何描述?而不是像幾位大導演那樣最後得竟然靠演員唸出乾巴巴的對白才讓觀眾恍然大悟哄堂大笑。就是要靠故事,一次次的事件構成了故事,一次次的事件累積了矛盾。故事慢慢的前進,三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直到最後,電影蓄積了強大的能量之後,當衝突以三人之間反目互相殘殺來呈現時,那情感的力道才會強勁。


至於這些矛盾是什麼?這些就是目前許多評論者提及的東西,也是我前文所說的,電影主幹以外的枝葉的部分。不管枝葉多麼茂盛豐富,都必須依附在主幹上。你要說《英雄》、《夜宴》、《墨攻》搭載了多豐富的想法在電影裡,我並不反對,但是這些東西亂糟糟的置放在電影裡,並不會讓人覺得好看。就是因為電影沒有確立一個主幹,使觀眾看電影時有脈絡可循。


以《投名狀》以寡敵眾的舒城之戰為例,這場戲除了場面調度的優異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三人衝突的第一場表演舞台:當龐青雲向眾將士闡述了戰略之後,姜午陽帶頭自願作最前線的人肉盾牌前鋒;戰爭進行時,趙二虎看著前鋒弟兄不斷倒地快要沉不住氣,龐青雲制止了他,他說:「你給我聽著,戰場上只能有一個頭!」。最後戰略奏效,打亂了敵方陣勢,並且激勵了後方原本只願意助陣的友軍士氣,最後扭轉戰局。


這場戲看到了三人之間矛盾的開端:姜午陽對平定亂世有熱血,因此認同龐青雲,也會為了他的理想不顧性命;趙二虎沒有做大事業的大格局,他看到的只是兄弟之情,這使他成為電影中最貼近觀眾的角色;龐青雲要做的是大事業,為了這個大事業,他甚至可以捨棄部份的人性,龐青雲無疑是最具內在衝突的角色。舒城之戰除了呈現三人矛盾的開端之外,也是推動故事的關鍵戰役,因為有了這場勝仗,龐青雲才有了更多兵,也才有接下來的蘇州、南京之戰。再者,人命之卑微、戰爭之殘酷與無情、對比位居深宮中安逸的奸臣、政治之險惡,也使人印象深刻的點綴在這場戲之中。總之,舒城之戰這場戲就看到了陳可辛怎麼把電影的主幹和枝葉做了條理分明的處理。


關於導演如何經營衝突,以時間來看,越到後來,導演著墨在外部衝突的比例越來越少,人物內心的衝突越來越多;蘇州之戰時,兩軍會戰廝殺的場景已經不見了,最重點在描述最後射殺蘇州降兵時,三人之間矛盾的擴大;南京之戰更是一筆帶過,為什麼?因為這時導演準備要全力經營三人之間矛盾的衝突爆發了。整部《投名狀》的衝突就由原本視覺上的物理衝突,逐漸轉移到最後三人之間的心理衝突,雖然我之前對陳可辛的作品並沒有特別印象,但是我想這種把「衝突由外導向內」的細膩手法,應該是屬於陳可辛的個人導演特質。因為好萊塢常看到的是會讓外在衝突越來越大,以反映個人內在世界的衝突的滋長(大決鬥都是放在片尾)。而陳可辛反而是把最慘烈的放在前面,而且比較接近於為個人衝突鋪路的預備,後面龐青雲暗殺趙二虎、姜午陽刺殺龐青雲時的戲,畫面上的慘烈度比不上舒城之戰,但是電影的衝擊卻無疑是最最強烈。


投名狀》告訴我們,還是有人沒忘記說故事的基本功的。

作者:Milstein 【隱遁者】

本期焦點-【v.158】 2008/03/08